基于教育视角下二语词汇习得影响因素及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程琳
[导读] 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第二语言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备工具,词汇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想要准确的表达信息,词汇比语法更重要。为了帮助二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汇,本文以二语词汇习得为重点,总结前人对词汇习得的研究,梳理有关于影响二语习得者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习得途径,基于以上问题的探究,提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中的教学建议,最后,在前人已有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不足并提出展望,为二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提供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琳         13000

[摘要] 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第二语言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备工具,词汇是掌握第二语言的关键,想要准确的表达信息,词汇比语法更重要。为了帮助二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词汇,本文以二语词汇习得为重点,总结前人对词汇习得的研究,梳理有关于影响二语习得者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习得途径,基于以上问题的探究,提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中的教学建议,最后,在前人已有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不足并提出展望,为二语词汇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词汇习得途径;影响因素;教学建议
        一、引言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成为众多学者热衷研究的问题,在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词汇习得进行研究和讨论(如邢红兵,2009; 孙晓明,2009; 苗丽霞,2014;张博,2018),基于对前人文献的总结和探讨,本文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基本问题、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习得途径、以及二语习得中的教学策略几点,探讨二语习得者习得特点,并提出词汇习得教学策略研究结合,帮助第二语言习得者更有效率地习得二语词汇。
        二、学习者习得二语词汇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总结国内前人对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主要内部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点: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词汇学习内部动机、能力、投入量等。有研究者认为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任务中的投入量与词汇习得效果呈正相关,学习者投入量越多,词汇习得效果就会越好有的则持相反看法,认为投入量大的任务组合并不见得更加促进二语词汇记忆,表示不同任务的搭配对词汇即时和延时记忆起到了促进,即“输入+输出”任务组合效应对词汇记忆的效果更好。还有关于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影响研究,如王晓慧在有关二语水平的研究结论表明,以前学习过或者接触过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学习者,在接受和习得新的词汇时会更加容易,而且更容易在遣词造句练习中运用和操练进一步说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是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在学习内部动机的研究中,如吴建设,郎建国,伏力,陈静认为动机对词汇即时习得的影响较小,但对词汇延时记忆的影响明显增强,这从习得词汇的即时记忆和延时记忆两方面验证了内部动机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以上研究者认为二语词汇习得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从习得者自身的二语水平、词汇学习内部动机、能力、投入量角度探讨二语习得的内在原因,然而对二语习得的内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过多的研究,以及交互作用是否影响二语习得,仍需要学者们进一步考察。
        (二)外部因素
        相对二语词汇习得内部影响因素,国内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占比更高,其中词汇重复率、词汇量、教学方式、认知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呈现方式等是学者们主要探讨的外部因素。例如,孙晓明(2005)认为词汇重现率是影响外国学生词汇学习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强学生的词汇熟悉度,帮助学生学习记忆词汇;吴建设(2010)表示词汇量对词汇即时学习有正面影响,而在新词汇的延时记忆上,词汇量对学习者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教学方式的因素的研究,田丽丽(2011)比较了形式教学与纯意义教学对二语接受型词汇成绩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形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二语接受型词汇学习有促进作用;关于认知从词汇学习策略,徐荣荣(2013)提出词汇学习策略的掌握对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果有显著作用;此外,张金桥、曾毅平(2010)以较为创新的角度提出影响因素,该笔者从内部和外部因素互动对词汇学习的影响探讨了语义透明度、句子语境和语言环境三个因素对学生词语学习的影响,语义透明度越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学习成绩就越好。
        三、学习者习得二语词汇途径
        二语词汇习得途径的多方面研究表明,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写作、听力等途径来学习词汇,在阅读过程中,附带词汇学习的方式是重要途径,李红,田秋香认为词汇附带习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对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量的增加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即时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有学者持不同观点,雷蕾等认为英语学习者通过写作的学习方式所附带习得词汇比通过阅读附带习得词汇效果更好除了词汇附带习得,王同顺等认为听力训练也是词汇习得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当学习任务相同时,在听力输入下的词汇习得效果比在阅读输入下的词汇习得效果略好(王同顺,姚禹,许莹莹,2012)。除了写作方式,汪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学习者能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附带习得一定词汇并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接受性词汇知识习得情况明显好于产出性词汇知识习得(汪红甄薇薇,2014)。谢文乔(2013)提出不同观点,谢认为翻译与写作的效果好于填空,更能促进学习者习得词汇。从另一角度,黄燕等人提出写作输出任务能有效提升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进而促进其接受性词汇习得,且任务的聚焦度越高,效果则越好(黄燕,胡新,王海啸,2017)。
        四、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教学建议
        教师在课堂的表现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更好地习得词汇,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探讨教学策略: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戴炜栋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新的尝试与改进;董燕萍(2001)在交际教学法间接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直接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产出能力;李岩也认为交际中学习词汇的间接方式,会使学生获得准确理解和使用词汇的能力李岩更详细地讲解直接和间接教学多种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有关情境教学的策略,汪莉萍认为教师设计有意义的、与个人经历有联系的情景式学习任务,会使学习者把单词和个人经历联系起来,有利于增加单词的心理联系节点,促进学习者对词汇的记忆陈峥嵘、王立非与前者观点一致,认为一定的上下文联系、情景语境和文化背景对于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很有效部分学者也提出投入量对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投入量在学生词汇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孙晓明提出结合生词的使用频率和交际能力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投入水平的词汇训练方法,会获得更好的词汇教学效果的策略
        综上,结合前人对词汇习得教学策略的探讨,本文对教师词汇教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教师根据二语词汇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对输入型词汇类型教师应设计有意义的、情景教学,增加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促进对词汇的记忆;对输出型词汇,教师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和听力教学法,鼓励学生与老师同学们交流。第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学习词汇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积累和记忆词汇的学习方式;第三,记忆词汇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结合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认知词汇,其次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适当改变作业的方式,增添有趣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活动作业。例如,根据课堂所学二语词汇,编一段对话或故事;或是用自己的母语来解释该二语词汇,帮助第二语言词汇学习者掌握记忆词汇。
        六、思考与展望                                                      
        综上,虽然国内关于二语习得研究较晚,但国内不乏关于二语习得的研究,其中词汇习得各方面的研究更是小具规模。在肯定我国关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今后在词汇研究中需要注意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纵向个案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二语习得的纵向研究比较少,纵向研究更加直观地观察个案二语词汇习得的发展变化,发现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是如何使用这些教学策略的?掌握好这些学习策略以及影响效果如何?对教育的发展和二语习得都有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第二,词汇习得后如何进行输出研究;现在很多研究是对书面形式的输入性词汇习得研究,对于像英语专业的口译专业者一类对第二语言输出要求较高的人来说,学习者的产出性知识,即能表达出来的词汇,这方面的研究仍很匮乏和薄弱,我们需要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词汇的输出,才能提出建议——怎样促使习得后的词汇更流畅地输出。
        第三,二语词汇知识遗忘或退化的研究;国内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多数研究的主题主要关于词汇的学习和记忆,对词汇习得后,词汇知识的遗忘和退化的探究较为少有,尤其是对词汇记忆研究还存在欠缺,相信在我国有语言知识的优秀学者们不懈努力下,二语词汇的研究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Jeung-Ryeul Cho and Jee-Young Lee.Transfer of Phon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to Reading in English and Logographic Hanja among Korean Children.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2010.11: 57-78.
[2]Wawire, B.A.and Y.G. Kim.Cross-Language Transfer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tter Knowledge: Causal Evidence and Nature of Transfer.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2018. 22(6): p. 443-461.
[3]陈峥嵘,王立非.双语者词汇习得策略——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04):68-73.
[4]董燕萍.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3):186-192+240.
[5]黄燕,胡新,王海啸.任务类型对输出启动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7,40(05):642-653+730.
[6]雷蕾,韦瑶瑜,叶琳,张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通过写作附带习得词汇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1):53-56+61.
[7]李红,田秋香.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2005(03):52-56.
[8]李岩.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5.
[9]卢潇潇. 二语阅读中的任务在词汇附带习得中的效果实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
[10]苗丽霞.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01):23-29+93.
[11]孙晓明.投入因素对欧美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03):59-65.
[12]孙晓明.第二语言产出性词汇习得的策略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6):103-105.
[13]孙华春.任务投入量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5):33-37.
[14]田丽丽.形式教学对二语接受型词汇成绩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2):52-56.
[15]王同顺,姚禹,许莹莹.听读输入模式下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6):1-5.
[16]王晓慧. 初级汉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7]汪红,甄薇薇.英语听力训练中不同任务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4,35(5): 63-67.
[18]汪莉萍.心理词汇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01):68-71.
[19]吴建设,郎建国,伏力,陈静.基于阅读强化方式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10,33(03):258267+329.
[20]谢文乔. 任务类型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1]徐荣荣. 基于二语词汇习得理论下的成人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2]邢红兵.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语言教学与研究究,2009(05):66-73.
[23]张博.提高汉语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效率的两个前提[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02):241-255.
[24]张金桥,曾毅平.影响中级水平留学生汉语新造词语理解的三个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2010(02):118-126.
[25]张艳,任爱军.二语词汇习得机制探微——“输入+输出”任务组合效应[J].外国语文,2013,29(06):147-152.
[26]张萍.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6):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