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五方联动"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路超
[导读] 本文以山东省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中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例,论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教研机构“五方联动”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阐述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原则,提出依托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中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三大平台,明确培养的对象、培养的具体措施、培养的内容。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路超   272500

摘要:本文以山东省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中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为例论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教研机构“五方联动”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阐述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原则,提出依托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中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三大平台,明确培养的对象、培养的具体措施、培养的内容。
关键词: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五方联动;培养模式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普通高中或初中转化而来的,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明显不足。因此,为了促进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在山东省职业教育实施以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仍不能跟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展“双师型”教师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探讨构建“双师型”“五联动”培养模式建设。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简单地说就是对“双师”教师的进一步解释,即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有良好的、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良好的科研能力甚至研发能力;既有教师资格证书又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人才。[1]
        “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在每一个层次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一般的认定标准为:(1)取得教师以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被学习正式聘任;(2)取得教师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本专业教育课程满四年;(3)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教学工作满一年。
        当前,山东省大力实施科教兴鲁、人才强鲁战略,各类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教育质量全面提高。2012年,山东省共有高等职业(专科)院校75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7所。高职院校在校生25.38万人,在校生75.72万人,毕业生26.87万人,专任教师约3万人。
        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重点培养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
        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将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人才成长规律,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实践、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水平(试行)》,从专业的想法和理解,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成就和行为四个方面明确专业哲学的基本要求和道德维度,从教育和专业背景知识,教学知识和一般知识四个方面专业知识维度的基本要求,从教学设计、教学和培训实践组织,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估、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七个明确的基本要求确立了专业能力的维度,这是基本准则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的基本依据,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培训与评估。
        (二)加强企业培训。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了解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的变化,不断跟踪技术进步和过程更新。《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提规定>通知》提出:专业课程在职业学校教师(包括实习老师)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不少于6个月必须在实践中企业或生产服务线,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新教师应该先练习,然后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学习。同时,明确了教师企业实践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教师企业的实践要有针对性、有效果性。
        (三)坚持终身学习。
        教师应当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和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参与专业实践活动,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和专业素质;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楷模。
        三、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路径
        2020年1月10日,山东省教育部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提出,支持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一是率先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二是为山东省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三是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四是为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部省共同努力,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并行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服务高水平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坚持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建立起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务院首批激励的全国职建议支持整个山东省的进步、质量、和皮尤、增值赋,一是第一个建立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二是带头为实现山东省区域现代化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三是剩下的国家探索可以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四是为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大发展找到突破口和重点。通过省市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平等重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综合水平,以便更好地为高一层次发展,促进高质量的就业,在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中,山东作为6个省份之一入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山东被确立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山东省坚持统筹设计、协调推进,以省为单位,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山东是国务院首批鼓励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省份之一。在新时期,特别是山东建立了作为一个全面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一个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个地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山东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集团建设,建立了政府与产业、企业、学校、教研机构“五方联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保障。依靠专业集团的建设了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和发展高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年轻教师,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三个平台的教师培训基地地图系列培训计划,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证,“三个平台”培养清方向晰,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的针对性培养形成了明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玲芝.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五方联动”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20(22):89-91.
[2]张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9):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