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陈霞
[导读] 回顾以往高中生物教学情况,发现学生对生物课程的重视不足,且也存在死记硬背生物概念的现象,但实际解决生物问题时,又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概念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文章将选择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作为研究课题,对课程改革模式展开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  陈霞

摘要:回顾以往高中生物教学情况,发现学生对生物课程的重视不足,且也存在死记硬背生物概念的现象,但实际解决生物问题时,又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概念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文章将选择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模式作为研究课题,对课程改革模式展开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生物;创新;模式;教学
        当前,很多教师仍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讲授的课程知识多为应试内容,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喜欢上生物,只是为了应试而学习。为了解决这些教学现象问题,当下生物教师需要对生物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性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一、以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指导生物教学
      与其利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还不如先从课程教学理念着手,对课程教学工作实施创新与优化,才能有效从本质上改进和创新教学工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应该先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更新开始,转变传统守旧的应试教学思维,并且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开展生物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有效地教学。其中,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它能够有效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合适的时间、空间展开学习,使得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而不再感受到学习的压力。所以,当前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对生物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创新,以尽可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之意识到生物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以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内容为例,在课程教学的伊始,教师想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懂得运用有效的教学理念来实施课程教学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思维,使得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其中,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将“生态系统的结构”按模块化进行划分,包括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的简化模型、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然后,利用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以及内容切入教学,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水平、兴趣欲望,展开生物知识的自主探讨,以初步引领学生走进生物课堂,并促使学生自己去感受生物知识的奥秘与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以分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潜力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各自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分层教学的思维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展开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使得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课程教学,从而实现高中生物的创新性教学改革。但是,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思维时,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将学生合理归入到相应的教学层次,这样教师才能按照不同的学习层次,对学生展开针对地教学指导,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有效激发。



      以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内容为例,学生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物质跨膜运算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课程教学,教师可以从分层教学方法,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对本班级学生进行教学的分层,以做好教学工作的准备。比如,教师先利用简单的基础知识测试方式,考查学生对细胞结构、细胞吸水和失水等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然后,在引导学生探究物质跨膜运算的实例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不同难度的课程实验任务。
      三、以先进的教学技术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注意课堂环境的创设,以尽可能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气氛,从而利用良好的教学气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熱情,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生物课程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生物教学内容实施优化,以使得生物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科学和合理,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继续以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内容为例,为了有效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实施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比如,在介绍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一些实验视频,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过程,并学会记录和分析物质的变化情况。最后,给予学生适当的课堂交流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展开交流和讨论,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组织多样化的生物课程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情况评价,除了传统的教师教学评价之外,还可以融入学生的自主评价、学生的互相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入地认清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及时挖掘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最终促使学生能够改进自身的不足、并从不足中总结学习经验。
      以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课程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的评价,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细胞的增殖”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教学的最后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较为难理解。这时有些学生会说自己对细胞增殖周期特点不太理解,而此时教师则可以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点,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此外,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评价引导作用。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整体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评价,学会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也会帮助学生纠正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如很多学生在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有关概念知识时,往往只是记忆概念,却没有对其中的概念做过多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安排一些适当的课程训练题,以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想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就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多角度,去实现生物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创新性的生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海萍.加强高中生物教学创新性改革及发展模式的运用[J].文渊,2019,11(18):276.
[2]邝卫霞.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观念的创新型改革[J].都市家教月刊,2016,15(1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