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杨应兴
[导读]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还需要接受良好的素养培养教育,以使得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自身受益终生。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 杨应兴

摘要: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基础知识的教育,还需要接受良好的素养培养教育,以使得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自身受益终生。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语文;渗透;特点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汉语知识,更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新时期下,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社会环境变化较快,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容易产生偏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道德教育,使学生领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教学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生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核心,所以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促进道德教育的开展。
        一、初中语文德育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相对丰富,这就给德育教育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每册课本每个单元所提供的思想教育重点都不同,而一个单元不同课文所提供的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同,这极大地扩宽了德育培养的条件,使得德育培养可以贯穿于不同内涵的课文。
      (二)渗透性
      语文德育培养是以理性教育与情感熏陶相交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终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目的。语文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道德教育的渗透,一般教师都是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启发,并通过讲解来表达出作品的意境,这往往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德育启迪。同时在面对非文学作品时,课文内容往往又充满了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情理交融来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领会了德育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针对性
      初中语文的德育培养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一般都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点化。语文教学中显性的内容主要是课文中的中心思想、层次结构、教学重点等,这类内容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德育培养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形象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上,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一步点出的,需要学生通过听说读写逐步领会,语文教学的目地性凸显了语文德育的针对性。
      (四)长效性
        初中的语文教学课时较多,并且每节课的内容都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日积月累的直接灌输与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既是明显的又是长远的,从而使学生在成长中逐渐形成优良的品质。
        二、初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有效的感悟,逐渐地汲取良好的思想,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
      如,《背景》这篇文章,主要是展现了深沉的父爱。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会结合现实生活,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上,笔者会详细地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讲授文中的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使得学生能够体会文章所展现的感情。


在向学生讲完文章后,笔者便会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教学。笔者会让学生深入地研究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来。这样,学生能够将自己融入到具体性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积极的语言诉说。在学生说完后,笔者便会向学生渗透学会感恩父爱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具备感恩意识,以此逐渐地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逐渐地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资源,在这些资源中,难免会有一些良好的德育教育资源。笔者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便会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自身的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让德育教育能够更为高效。
      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这两篇文章时,笔者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使得学生能够形象性感知到我国传统建筑的精妙,便会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教学。在进行课堂上的知识教授前,笔者会在互联网上搜集与这些文章所描写的建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并会将这些资源下载下来,放在课件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时,笔者会依据文章中所展现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相对应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图片和视频资源所展现的内容生动又形象,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课堂上,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和了解文章,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研究文章中所展现的内容,并使得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产生十足的文化自信,具备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值得被应用于教育中。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有必要多多关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使得学生能够在好好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拓展教学内容,优化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现丰富多样的与德育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观看,使得學生能够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并让学生能够汲取丰富的思想,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笔者在进行知识的教育时,便会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探寻丰富多样的语文书籍,将其中能够展现出美好的思想的书籍,做成书单,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阅读。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充足的时间阅读书籍,笔者会每周专门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将其作为阅读课,鼓励学生在阅读课上进行书籍的阅读。在学生进行完书籍的阅读后,笔者还会让学生多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内心中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做好知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完毕后,笔者还会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明晰书籍中所展现的中心思想,了解书籍中所涉及的每个人物所具备的良好的品格。这样,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和了解这些品格,自身能够汲取其中所展现的美好思想,使得自身因此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自身因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总之,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将教学内容拓展出来,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知识,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综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对自己所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有必要多多关注当下的教育发展形势,结合教育内容,有效展开德育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方芳.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8(12).
[2]石洪岩.浅谈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