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娟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山东德州 253100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经常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的训练,来巩固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大脑渐渐疲乏、失去活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水平要提高,作业不在“多”而在“精”。
【关键词】 作业设计 有效性
小学数学作业是学好数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现如今的小学数学作业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教师布置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机械地完成,作业形式比较单一。然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行与完善,小学数学作业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延伸的地位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也应该随着新课改的完善而完善。为此我做了以下分析。
一、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课程观认为作业的评价就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教师就是权威,作业形式单一,把作业强加给学生。
这样势必造成评价不完整、不全面,给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学生视教师为权威,因此教师给学生的评价,使学生感到沉重、压抑,使他们长期在压迫式的教育模式中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例如:在课下的作业就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统一让学生做课后习题第一题第二题以及第三题等,学生只是命令似的接受作业。
(二)不考虑学生的能力问题。
例如:有的老师为了尽早的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让一年级的学生做应用题,让二年级的学生做一些拓展题等等。然而有的低年级的学生连题目要求都读不懂甚至有些字都不认识,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压力。
(三) 作业量大。
例如: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以及做题效率,采用“题海战术”从不考虑学生的时间问题以及小学生的能力问题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有的学生害怕作业做不完于是就不吃饭或者是晚上休息的很晚。导致部分学生在明天没有精力学习,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新课改的理念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要求
1.小学的作业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个别学生的能力,给后进生布置适当简单的的作业,给先进生布置有适当难度的作业。
2.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将学习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因此,小学的数学作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要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要强调实践,强调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尝试着计算自己的花销。
3.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们身心发展阶段,无论生理还是心理的发展,都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就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容易迁移。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考虑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要灵活多样,避免单一、枯燥。
例如:有的学生擅长口头回答,在课下的时候要尽量给他们布置一些口头的作业;有的学生擅长书面回答,所以要尽量给他们布置书面的作业等等。
4.素质教育区别于过去的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就在于素质教育不是甄别,而是挖掘人的潜能,激励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应注重对学生的激励。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一) 设计趣味性的小学数学作业,调动小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理应发挥小学数学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
数学本身就有比较强的趣味性,那我们把数学作业和游戏、竞赛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还可以在游戏中设计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不仅对人民币的用途有了更深的认识,还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设计这样有趣的实践活动,币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再如: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设计完扑克牌的游戏,让学生和家长在玩扑克牌的过程中通过简单的加减运算,提高学生的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这些简单的小游戏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生开放性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数学作业也需要一些开放性的设计,充分发挥每一名小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灵活、多方位的考虑问题。不可将学生的思维紧紧的束缚在数学课堂之中,自主性的作业并没有准确的答案,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假设、猜想、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来联想、创新,使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想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实现了作业的价值。
例如:学习了百分数后,我们可以设计:小明所在的班级想在暑假期间外出旅游,根据小明的信息,现有两家旅行社供小明选择。A旅行社推出优惠如下:20个同学买全体票,其余同学们半票;B旅行社推出优惠:小明班级买全体票,全部按原价的80%,A,B两家旅行社提供的票价均为100元。问:
1.若你们班同学去旅游,你会选择哪家有银行社?
2.给他们一些旅行团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对于这种提醒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给出答案,不论结果如何,答案合理即可。真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 设计分层次性的作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拓展类作业
①拓展类的作业时对传统作业的补充和扩展,拓展类作业包含的面要广的多,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思维的能力。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用8、4、7、5、0、2、0、0组成八位数,作业要求是要把每一位数字都用上。活动过程:(1)所有的零都不读;(2)只读一个零;(3)读两个零;(4)最大的八位数。(5)最小的八位数。
这种拓展性的作业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让学生充分的感悟、体验、发挥自身的潜能。
②口头式作业
口头作业的设计更偏向于对课时内容的巩固和联系上
例如:数一数(从1数到100,从100数到1,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背一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九九口诀)等等。
口头作业比较简单,学生们都比较喜欢这种作业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加强研究数学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让学生快乐做作业,快乐学数学。
参考文献:
[1]路漫.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师版,2016(48)
[2]李德林.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8,(10).
[3]邵国良.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J]. 内蒙古教育, 200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