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娟 郭彩霞
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第二幼儿园 462500
摘 要: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将幼儿园与家庭结合起来,能够 提高教育效率。幼儿园与家庭两种教育既有差异也密切联系, 家园共育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许多幼儿教师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但是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本文阐述了家园共育的意义,对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策略及 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及实践
所谓家园共育,就是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在开展家园共育时,教师与家长应建立平 等互协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促进幼儿成长出谋划策,还能让家长从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理念。教师可从中挖掘家长资源,从而实现互相沟通。从落实情况来看,怎样才能将家园共育落到实处?怎样才能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呢?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家园共育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家园共育属于一种常用方法。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家园共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 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
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在其身体与精神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一方面,父母与幼儿因血缘基础建立亲密关系,亲人间的依恋关系促进幼儿成长,是幼儿走向社会的 情感基础。另一方面,幼儿园通过各类活动把社会规则传递给幼儿,不断扩大幼儿社会化的范畴。由此可见,家庭属于 幼儿社会化起点,幼儿园不断拓展其范畴及内涵,二者互为 补充,通过二者共同教育推动幼儿成长,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
(二)有利整合教育资源
家庭能够为幼儿提供安全感,给幼儿成长需要的极强情感依赖;幼儿园的抚育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能够把握幼儿身心发展,采取科学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家庭与幼儿园 所具教育资源各有所长,而且二者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只有将二者整合起来,才能够让幼儿的成长具有一个持续、整全的过程,才能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策略及实践
从前面分析来看,家园共育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将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那么到底如何才能 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呢?笔者结合教育体会,提出如下一些 策略与实践建议。
(一)建立共育资源数据库
事实上,每一个幼儿身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这也是幼儿具有的独特的情感基础及环境。从家庭将幼儿送入幼儿园开始,家庭和幼儿园间就存在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十分紧密。幼儿园应该对家庭进行数据调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家庭的教育需求,还可对家长及背后各类资源具有一个整体认知,为以后科学利用相关资源奠定基础。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必须要对幼儿进行彻底调查,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及兴趣爱好等各种内容,对幼儿有一个初步认知,为快速建立教师与幼儿间的信任感奠定基础,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 生活。还应该对家长彻底进行调查,比如家长个人背景、教育观念及育儿观念等各种内容,还要充分挖掘家长背后人力 资源、物质资源等等,将幼儿和幼儿家长相关资源建成数据 库,为后期开展幼儿教育备用。
(二)了解教育内容,实施家园共育
要将家园共育落到实处,家长就应该全面了解幼儿的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更好配合与教育。具体了解方式较多,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新学期召开家长会议,公布本学期培养目标及各项活动安排,家长就能够清晰了解每周每个月的活动内容,才能 积极配合活动。
发挥家园公布栏的作用,将每月活动目标及主题活动内容公布出来,便于家长清楚了解到活动的重点,积极做好 相应配合。比如在“三八”主题活动,准备一张幼儿与妈妈合影,幼儿教师带幼儿共同制作各种精美的相框,让幼儿带 着浓浓的爱为妈妈献上节日的礼物。幼儿园要求家长带领幼儿走向大自然,开展“寻找春天脚步”的主题活动,让幼儿 观赏大自然春天的景象,同时还拍摄一些美景;幼儿园在橱窗中展示这些图片,以供其他家长和幼儿观赏。
(三)以特色活动作为载体,开展家园共育
在每个幼儿园开展教育过程中,都会通过许多活动形式。因此,必须要合理利用这些特色活动,让家庭共同参与。
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主题活动属于常用活动,开展这种活动时应考虑其特色。比如 开展“家长助教”主题活动;目前幼儿园大多数都是女性教 师,男教师相对较少,可将“爸爸”教师引入课堂,能够对 这种不协调进行调和。爸爸身上具有无畏、勇敢及坚强等各种意志品质,阳刚之气十足,这样能够弥补幼儿园女教师的 不足。而且爸爸来自各种职业,自然知识资源比较丰富,能 够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拓宽幼儿思维。因此,爸爸们加入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和意志等各方面内容,能够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新鲜感。
举行家长开放日;半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进入幼儿园与幼儿共同生活、共同学习;从进餐情况、活动情况等各方面了解幼儿成长,引导家长从这些方面观察幼 儿,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
相对于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经验不足,难以达到满意的家庭教育效果。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普及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相关幼儿教育理论等,幼儿园定期组织幼儿教育相关的座谈会,让家长互相分享自己的幼儿思想和幼儿方法,促进家长的共同进步。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举办讲座活动,聘请一些幼儿教育专家向家长介绍一些幼儿教育知识。通过让家长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让家长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丰富教育经验,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四)、利用网络加强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发生的巨大改变。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渠道,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从而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等方式,发布公告通知、教学计划、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方针、幼儿参与活动的照片、幼儿作品等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幼儿园教学动态及幼儿的表现等方面情况,从而有效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更好的实现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事实上, 家园共育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是真正的受益者。因此,幼儿园与家庭都必须要认识到这种模式的重要性, 要积极参与, 促使家园共育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嵩钰佳、邓丽华、中关玲,《祖父母教养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学前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2]许璐颖、周念丽,《学前儿童家长亲子教育现状与需求》;
《学前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