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波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 福建南安 362300
摘要: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初中的教学水平。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正在积极地做出创新和改革,思维导图就是经过广大初中物理教师的探索和总结后得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从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实践教学而言,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明确实践步骤和思路,提高实践效率。因此,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在实践性教学的运用做出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导图;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还可以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从目前的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现状来分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重视记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怎样才能把思维导图更有效地运用到初中物理时间性教学中,并且全面发挥它的优势和作用成为了当今初中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从思维导图的特点来看,该教学方式比较注重提炼重点的知识点,并且也比较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增添了一些色彩和图像,将思维的过程更直观地呈现出来。从初中时期学生的特点来看,该时段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在这一时期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还没有完全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考体系,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杂乱、思考问题的效率较低。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将思维的内容可视化,以此来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思维逻辑,构建清晰的思维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可以提高该学科学习效率,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对知识看作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明确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提示,理清学习的思路。总得来说,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从知识点关联到一条知识线,从知识点关联到整个知识面,并且理清整体知识框架,明确学习目的,降低学习难度,对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
二、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但是从物理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只有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学好物理知识,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目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讲述更多的知识,所以盲目的进行灌输式教育。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最终导致初中物理教学无法发挥其作用,影响了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加强对课前预习的重视,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础
课前预习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课堂教学打基础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课堂预习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而有效的预习是把新的知识和旧知识进行结合,是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探究旧知识的过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想要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有效的应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课前预习,并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新知识的预习,以此来提高预习的效率,也为提高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奠定基础。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在讲解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首先,教师可以把力和运动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概念写在思维导图的主干线上,之后让学生跟着这条主干线逐渐深入预习,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将各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剖析,通过各个关联知识点的总结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这样既可以提高预习的效率,又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归纳,从而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优势,提高预习效率。
(二)注重引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物理的学习需要学生记住很多公式和概念,但是记忆的方式并不是采用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理解性记忆,以此来达到在记忆中加深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各个知识点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并且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记忆,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了解电路》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程和实际生活有着较强的联系,并且需要记忆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较多。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生活化的实例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性记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电路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在这条直线上进行分支,比如分支出的家庭电器的用电、手电筒的用电等等,这都是和实际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知识点。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支,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电路,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时候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吸收和记忆这些概念和计算公式,要认识到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还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物理现象和公式需要记忆,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理清实验的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开展沪科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这一章节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在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个不同的物理进行几次试验,同时在实验的时候画出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实验,并且在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完善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不断的完善知识结构和框架,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步骤和各个知识点、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实验变得更加规范,现象更加明显,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优势。当然,思维导图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在本节课程教学中,在现行的沪科版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开展实验教学,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得到对实验教学带来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框架,还可以使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加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提高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巢宏.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3).20.
[2]傅傲蕾.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5,(22).203-203.
[3]颜肇健.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