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东生
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 674499
摘要: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明确了要将探索新型课堂形式推上舞台,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目的,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师已经开始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带入课堂,以取得良好成绩为基础,为学生努力营造出探究型课堂氛围。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课堂氛围
引言:高中物理课堂的主要内容既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知识,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研究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传统的物理学课堂比较枯燥,繁杂的定理、公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起兴趣,本文将深刻论述如何将探究型学习模式带入课堂以及将探究型学习模式带入课堂所带来的好处和优势,下面是具体做法。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优势
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物理是一门复杂繁琐的学科,大量的公式及理论常常让学生十分头疼,经常会导致学生在做题考试的时候没有清晰思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死板的让学生牢记知识理论,死背公式,很难提升学习效率,在考试时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将背下来的理论和公式无法有效的利用在考题中,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合理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完成思考。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一门学科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是得心应手,身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出欢悦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变得有趣生动。首先,教师应当将多媒体系统引入课堂,为学生播放生动的物理学视频,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所在。其次可以将课堂让给学生,以学生讲学生听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辅助学生解决问题。
2.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因无法融入而在课堂上走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课堂搬进实验室,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实践,以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思考,用生动的方式将物体的变化过程体现出来,这样更加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3.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欲望
探究型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自主程度是一个考验,他需要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自控性,所以课堂上老师的一部分任务是需要关注学生是否在探讨与物理相关的学习知识。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素质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分组[1]。学习基础强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相对较难的课题,然后对学生进行点播,当学生在探讨中遇到阻碍时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应主要以夯实基础为主,由教师亲自带领,巩固基础知识,完成技术知识训练。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一名学生,因材施教,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不足,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
1.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很多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所以就呈现出做题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用以让学生在做题、开始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打好根基,才能完成后续的上层建筑,首先教师应将知识点讲解透彻,将解题技巧教给学生,并以课后习题为重点,开导学生思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习题来深入,进而能够解决更难的题目。
2.分类式教学办法
物理教材上的内容大多难度不同,重要性不同,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学方案的同时应当划清重点,以清晰的方式规划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自己的教学目标[2]。例如,在学习牛顿三大定律时,知识点比较繁杂,公式比较多,学生的接受难度比较大,所以在这样的章节,教师应当着重讲解,将实验与多媒体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里的相互作用,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3.用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为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在考试时,物理的实验类大题拥有着较高分值,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做出清晰地认识,并且不清楚真实的实验步骤,导致将定义上的混淆,最终造成成绩不理想。所以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让学生到实验室去进行亲自的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理解平时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用打点器来生动体现出知识原理,用更加直白清晰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4.巧妙的将生活归路引入物理课堂
在面对复杂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和运用,所以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及规律引入进行讲解,这样还能够为学生树立科学的观念,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能够拓宽学生思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同样可以将情景模式加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充分的挖掘素材,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教具来实现,包括动滑轮与定滑轮,都能在生活中随处找到,还可以利用物体下落的过程,来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这样更加易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
结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情况,制定有研究性的教学目标,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当在知识点之上进行拔高,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同学主要还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为主,夯实基础,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把课堂交给学生,提升每一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多媒体视频,分组研究探讨,实验室亲身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拥有生动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的头脑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以综合性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既拥有好的成绩,也促进其他科目学习,所有科目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柳小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9):118.
[2]张少伟.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