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推动幼儿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刘瑶、杨申通
[导读]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本人,还与教师所教的幼儿息息相关,幼儿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

        刘瑶、杨申通
        山东省禹城市辛寨镇中心幼儿园 251200
        摘 要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本人,还与教师所教的幼儿息息相关,幼儿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心理更加健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加悉心地照顾幼儿的园内生活,辅导幼儿的学习。幼儿园教师在教师力量中是相对较弱的,受到的关注比较少,而且园内安排的工作相对较多,负责的孩子年龄比较小,重大的责任使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关注并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再让教师推动幼儿健康成长,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也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教师职业幸福感;幼儿健康成长
前 言
        近年来新闻中不断出现有关幼儿教师的负面新闻,让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有了一些偏见,加大了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幼儿教师里确实存在一些能力不足,也没有职业操守,不遵守职业道德的人,他们不仅对幼儿教育带来了坏的影响,还影响了整个幼儿教师队伍,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这个现象应该引起重视,幼儿园要适当提高招聘教师的门槛并对教师加强培训和管理,教师自身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职业道德感,这也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体会到幸福。另外,有些幼儿园分配给教师的工作比较繁重,除了管理好本班之外,教师还要参加幼儿园建设,包括给幼儿制作营养餐,进行安全演练和校园文化建设,这些工作比较分散幼儿教师的精力,使教师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班级幼儿身上,对幼儿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望幼儿教师能在保证自身优秀、幸福的同时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社会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和正面引导
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幼儿园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阶段,幼儿能否健康成长与幼儿教师息息相关。但是幼儿教师的待遇普遍较低,在教师群体里属于比较弱势的一方,并且幼儿教师队伍里总有些职业素质不合格的教师被媒体报道,影响了整个幼儿教师在社会上的声望。这些都让幼儿教师体会不到职业的幸福感。
因此,社会应当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关注,鉴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在照顾幼儿生活和教育幼儿学习中付出的精力非常多,社会应当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这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教师觉得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为物质是一切精神的基础,只谈付出不谈回报有些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公允。另外,媒体在对一些幼儿教师负面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不要过于夸大,以免造成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识偏见,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那些为了幼儿教育倾心奉献的热爱岗位的教师的报道,对社会进行正面引导,以增强幼儿教师的荣誉感。幼儿教师的整体工作状态好了,才能更好地关心、教育幼儿,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幼儿园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应该提高门槛,让有资质做幼儿教师的参加工作,从源头上把控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以确保幼儿园不发生虐待幼儿等恶劣现象,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中工作,避免少数影响多数的事情发生。
在日常的管理中,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程度的关注,可以开设心理课或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对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体验幸福的基础,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正确看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才能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另外,幼儿园在为老师分配任务时,要考虑到幼儿教师的承受能力,不能把所有工作都交给教师来做,教师主要负责的是本班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因为园里的建设过多耽误教师的时间,分散教师的精力,增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疲于应付。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幼教工作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将怨气发泄到幼儿身上,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要将管理工作的问题交给专门的人员负责,让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样也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幼儿教育的工作是比较繁琐且极其需要幼儿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有奉献心理,将幼儿看做自己的孩子去对待,从心理上去感受和幼儿一起生活、学习的幸福,这样在幼儿出现错误时,才能耐心地进行正确地引导,而不是想控制幼儿,或者大动肝火。从心理上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知也直接关系到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体会,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做好心理建设的同时,教师还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约束自己,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最好的状态开展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班级中的幼儿,给他们带来正确的示范,让幼儿也习得健康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
        幼儿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他所面临的的学生是一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差的幼儿,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进行悉心照顾和呵护,对幼儿教师的付出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我们的社会要对幼儿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从物质上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幼儿园要时刻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并切实减轻其工作负担,教师自身也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提高,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相信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3).
[2]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J].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喜华,李文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组织公平感、心理资本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20,3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