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语言活动游戏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闫善华
[导读] 3~6岁是人类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更喜欢与游戏化的课堂

        闫善华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八一幼儿教育中心,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3~6岁是人类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更喜欢与游戏化的课堂,所以幼儿园必须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定制针对儿童综合教育的游戏内容,带领孩子们释放天性,并用多种方式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本文浅述了当下幼儿园语言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语言教育;游戏化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生来最先要学会的技能就是行走和说话。要从小就培养小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必须抓住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使幼儿语言表达清晰、语言思维逻辑合理。本研究有助于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避免小学化倾向和重知识轻能力倾向,同时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为幼儿园语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方向。
一、当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方面,幼儿园本身对语言活动不够重视。中国望子成才的传统思想在很多家长身上都得以体现,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领先于同龄人,大多数幼儿教师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出现语言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语言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中仍然应用单调、枯燥的教育方法。把整个学前教育时间都变成了为小学做准备的学前班。这样的教育方式不适合低年龄段的孩子,十分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幼儿园语言教学体制不够完善。对于幼儿园的小孩子们来讲,他们的年纪很小,所以几乎没有自学能力,在幼儿园的学习也是完全跟着教师的步调走,因此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但是很多教师的语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幼儿语言能力与学习情况的了解,选择语言教育内容时仅是以情节性与叙事性内容为主,很少涉及生活背景与文化背景方面,从整体上缺乏教育活动设计的针对性,限制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幼儿园语言游戏化的必要性分析
        幼儿语言教育游戏化是针对提升儿童综合素养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融合幼儿心理及接受水平为基础打造的教育体制。首先,语言游戏在选材以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作为基础,生动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线可以勾起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性[1]。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参与的过程中避开抽象的语句和词汇,将一个个富有哲理和内涵的概念转变的通俗易懂,让幼儿记住事物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其中蕴含的道理记住,既避免了课堂枯燥的可能,还提升了幼儿对语言及事物的理解能力。
        最后,游戏在教育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扩大了词汇量,学习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和一定的表演能力,教会幼儿的不仅是词汇和表达能力,更是一种思维,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成为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主导者,打造出一个活跃、高效的语言教育课堂。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从幼儿模仿天性入手,设计表演类游戏
        幼儿阶段的游戏化语言教育活动中,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各方面能力,以幼儿的模仿天性为基础,尽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敢说、想说、善于说的教学环境,使幼儿在这个场合内畅所欲言,无拘无束,使幼儿可以高度参与到语言活动中。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上给孩子们播放一段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例如小猪佩奇、芭比公主等,在播放一到三分钟之后,教师给孩子们分配角色让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幼儿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故事对话,教师应当适当地退出,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在幼儿表演之后,教师还应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幼儿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游戏中[2]。在这种表演类的活动中,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表现力,在公开讲话时不怯场的能力,促进幼儿更为长远的发展。
(二)结合幼儿发展能力,设计生活化游戏
        关联于生活实际的语言教育活动将更有益于幼儿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言学习中来,能够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更大进步。所以以生活化素材,完善语言教学设计任务,可以保证幼儿心理和课程保持更近的距离,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完成各项语言交流和体验任务。
        比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吃饭的过程中,通过“报餐游戏”来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记忆储备能力得到锻炼,让幼儿对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形成有效记忆,在提高幼儿语言元素存量的同时,又能保证幼儿高效接受语言知识,从而实现增加其语言知识的目标,同时学会了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
(三)贴近幼儿喜好,设计探索类游戏
        教师开展一切活动都要以幼儿语言以及幼儿学习热情为主,重点突出幼儿语言,以幼儿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与亲身参与,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产生高度的学习语言知识热情,强化其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教师们在进行教学之前,可结合语言教学每周设计一次或者两次寻宝探索类节目,让孩子们从入口进去几个人结伴找宝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很自然的就会进行交流,商量是走哪条路线,且与同伴商量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看法、理由详细的对同伴表述,待同伴同意你的观点之后方可进行宝藏的寻找[3]。通过此种方式,幼儿在说明自己想法、理由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幼儿只有表达清晰自己的思路,才能够高效率的完成相关的宝藏寻找任务。
结束语
        幼儿爱玩是天性,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设置教学活动,能够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实践与研究,探索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策略,归纳整理游戏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研讨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积极性,有效提升语言实践应用技能,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宏.以课程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语言教育探索[J].科学咨询,2020,(46):201.
[2]刘云清.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7):157-158.
[3]黄霞.将游戏化引入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2020,(39):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