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范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小学阶段,阅读尤为重要

        范敏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25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小学阶段,阅读尤为重要,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小学语文的现状,并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思考,进一步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阅读素养;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
        
        一、引言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阅读,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能丰富学生的内涵,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阅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阅读汲取前辈的智慧成果,并从别人的失败中得到经验,才能得到生命成长的养料,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学生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思维发展不完善,个人认识仅停留在基础的常识中,在学习相关文章阅读时,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所以积极性不够。目前的很多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没有阅读的乐趣,不喜欢阅读,阅读课堂上不愿意积极发言,这也为小学生阅读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学生在文章阅读学习时不愿意开口,所以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小,不能通过阅读准确把握汉字的拼音,进而导致了识字效率的低下。
        2.老师方面的问题目前教育改革发展,课堂教学中逐渐把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中不注重学生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进行指导与监督,很多小学语文老师个人专业素养不够,老师本身专业技能不足,阅读教学是汉字发音不准,直接造成小学生阅读学习难度大,而且老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教学,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考
        3.1引导学生认识阅读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认知能力比较低,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充分认识到阅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当前提升小学语文老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让学生也关注阅读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老师要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始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交流沟通的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阅读与不阅读的区别,进而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认识到,阅读量越大自身的交流能力越强。汉语是小学生的第一语言,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学好语文,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阅读是一项基本的技能,提升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其他能力的提升,阅读能力提升促进其他学科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指导学生,提升个人专业技能,为学生做榜样,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3.2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实现当前阅读教学改革,小学语文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习事物都要立足事物的实践情况,根据事物的个性和特色,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小学生学习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接触阅读开始,让学生找我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获取知识,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目前从实际中可以看到小学生对阅读兴趣不大,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或人事短片展示,也可以进行户外教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开展户外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做文章内的小主人,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

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章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汉字的发音,带入个人情感抑扬顿挫地朗读,整篇文章的精神内涵也被展现出来,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带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重要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掌握阅读技巧,进而在以后的阅读锻炼中灵活运用。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在用词造就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指导,以后的阅读学习中学生就会关注这些知识点,进而在学生写作时也会利用相关的知识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为写作做积累。让学生从阅读文章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积累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掌握个人阅读技巧,进而在阅读时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增强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老师教学时可以分步骤进行教学,从指导学生认字发音开始,逐渐到句子结构、文章结构,以及文章的中心内涵,可能就学识可以巧设问题,带动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3.3将强阅读教学改革
        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阅读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锻炼个人思维,通过实践学会灵活的运用知识。深入阅读教学改革,让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通过阅读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出发,以此为导向,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身阅读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实现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目标。
        四、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方式
        1.从课本出发
        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书中人物的生活背景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在学习李白的诗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李白不畏权贵的事迹,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借阅李白的传记来看。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是节选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借书来看。
        2.教师要以身作则,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自己热爱阅读,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教师不爱阅读,他怎么能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知识是学生通过领悟得来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得来的。所以,教师要做积极阅读的表率,小学生大都有模仿的习惯,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在讲故事讲到精彩的地方停下,让学生进行补充,让学生接着讲。课下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看书的心得。
        3.指导学生读好书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早读的时间,安排学生向全班学生推荐一本自己看过的书,每个人大概用二到三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推荐这本书的理由以及书中吸引你的地方,推荐的时候可以概括全书的内容,也可以分析主人公或者自己读完书的感受。
        五、总结语
        一本好的书籍是有灵魂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与书籍之间进行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形成强大的精神世界。教师要重视阅读对学生的影响,重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隆梅清.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探究[J].读与写,2020,17(24):
        [2]王文鹏.论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5):196.
        [3] 万志红.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7,(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