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元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白姣
[导读] 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白姣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江苏省 扬州市 225129
        摘 要: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故事元素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逐渐成为语文教师课堂教学采用的方法之一。本文针对故事元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介绍,以便给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故事教学;趣味性课堂;小学语文
        语文特级教师李振村曾经说过:“讲故事是小学里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就是故事,语文教师就是讲故事的人,教师必须有讲故事的能力,才能改变课堂的教学生态。”故事教学指在教师讲授课程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相关有趣的、简短的故事,以强调所讲内容的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并且能从故事中直接悟出课文中的情节,化简单为复杂,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故事元素的运用策略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故事。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精心挑选寻找故事素材。所选的故事要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故事进行“加工”和“重构”,但要保证真实,不要引起学生的质疑。由于小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演欲望都特别强,在语文课堂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与故事性的教材进行综合,把课文的重点情节和内容编制成一个小的剧本,让小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他们通过自己的角色就可以把故事人物很好地展现出来,理解文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教师讲述的故事,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或与学生的成长经历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四季》这篇文章时,课文本来不是故事型文本,但是教师可以在讲到秋天的时候,讲中秋节的故事、重阳节的故事;在讲到冬天的时候,可以讲囊萤映雪、讲瑞雪兆丰年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
        (三)选择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故事。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意识地选择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故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鉴别能力不强,而故事种类繁杂多样,良莠不齐,那些乐观、健康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可以经过教师的选择加工进入语文课堂。
         (四)故事教学要创设情景。教师应将学生带入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景中,而不是以往老师讲解,学生记忆的灌输式教学。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成长,想象力、智力以及心智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教孩子们学习拼音效果事半功倍。孩子们喜欢学,容易学,难忘掉。比如,j、q、x 与 ü 在一起时,需要去掉 ü 的上面的两点,而学生却很难这个规则。于是,我便创设了以下情境:j、q、x 是三个关系很好的小伙伴,一天一同去参加森林动物聚会。面对桌上丰盛的晚餐,j、q、x 却眉头紧锁,紧紧盯着唯一的一条鱼。原来,它们都特别希望吃鱼的两只眼睛。因为听妈妈说吃了鱼的两只眼睛后,自己的眼睛会特别明亮,特别漂亮!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立即轻松愉快地记住了这个难记的规律。

根据实践,将教学中难以掌握的难点编成故事,创设情境,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减轻教学负担,帮助学生学习。
        (五)故事教学活动要多样化。教师讲述故事的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要有新鲜感,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兴趣高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法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构建故事的情境,这样可以将声音影像都结合起来,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抓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延伸课文,自己创编故事。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故事教学的快乐。
        二、故事教学的作用。
        (一)故事元素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将故事元素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可以应用在识字教学、看图教学、拼音教学中,同时还可以应用在课文教学中,把课文所涉及的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有关所教的生字,运用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拼音教学中,可以根据拼音的形状编写与之有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拼音学习的积极性;在课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更能够发挥无穷的魅力,可以把课文所涉猎的人物、事物、景物有关的故事与传说,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古诗词课文中,就可以把与该古诗词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昂,比如,在《孟母三迁》的教学中,就可以把每一次搬迁绘声绘色地以故事的情节讲出来,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记忆深刻。
        (二)故事元素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故事伴随着每一个孩子成长,是每一个孩子都喜爱的文字形式,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实,汉字的学习是枯燥的,而把故事引进课堂就让枯燥的汉字舞蹈起来,使课堂“动”起来,在对“犹豫”这个词的讲解中,除了对该词的字典注解和课本注释外,加进“犹豫”两个字的造字过程,为什么是犬字旁,最初的时候造字是人带着爱犬出行,爱犬在人前面反复跑来跑去,从而创造出“犹豫”二字。这样的故事,会引发学生对汉字探索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汉字是神奇的,几乎每一个汉字的造字过程,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渗入了《训诂学》的初步知识,为学生以后更好地研究汉字,打好基础。
        (三)故事元素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象力是飞翔的翅膀,是开阔视野的镢头,是开启自主学习的钥匙。故事教学,让学生在故事里张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在《叶公好龙》的课堂教学中,讲解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叶公好龙》加一个续集,看谁的故事更离奇,学生情绪高涨,都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叶公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有的让龙吃掉了叶公,有的让龙吐火烧掉了屋内所有龙的图案,有的竟然让叶公和龙成为朋友,最后叶公忠于真正爱上了龙……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文字的天宇下自由地翱翔,谁能说这些想象力,就不是未来的创造力呢?故事教学,是提升课堂乐趣的兴奋剂,是想象力的翅膀,让我们的学生能以故事为基石,张开想象的翅膀,踏上梦想之旅。
        语文课堂是立体的、丰富的,将故事元素引入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故事元素充分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巧妙设计,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
王立格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与实践2014.8
严忆宽.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 201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