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马应平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不断推行,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马应平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渡头桥中学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不断推行,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计算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各项因素的限制,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发展现状,又详细探究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计算教学
        1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1.1计算教学理念存在偏颇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大部分教师并未真正认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无需开展专门的计算教学,只需在计算过程中足够细心就行了,但这种教学理念显然是片面的。在初中阶段的计算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计算公式、概念外,还需要全面、深刻地了解与掌握计算的内涵、意义,逐渐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计算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切实提升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1.2计算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教学中通常的教学模式为向学生讲解相关的计算知识、技巧后安排大量的习题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巩固学到的计算知识,进而逐渐提升初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还有部分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在计算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首先,教师和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计算的意义,并把数学计算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掌握计算知识;其次,教师需要不断对数学计算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计算充满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计算学习中。但这种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对计算教学产生畏惧心理,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脚步,无法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还会极大地束缚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严重降低了核心素养教学效率的提升。
        2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
        2.1创新数学计算教学模式
        计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技能之一,是学生顺利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教学的效果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卷面成绩,也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都不高,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明确计算教学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数学计算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的计算练习,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计算练习,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知识进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2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计算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计算的分析研究,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湘教版教材中的“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将正负数的相加量创设一个情境,小明是一名跳水运动员,在平时也会去游泳馆练习跳水,游泳馆最高的跳水台距离水面大约3米,小明在跳下去后会降到水面以下1.3米,那么,以水平面为界限,水面上是正,跳水台的高度为+3米,水面下是负,小明跳水最深的距离是-1.3米,小明跳水前后最大的距离则是+3-(-1.3)=4.3米。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加减运算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3开展生活化教学
        数学学习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学生卷面成绩的提升,更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将计算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更多地是向学生讲解较为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布置相关的应用题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不仅会极大地降低计算课堂教学的成效,还十分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将计算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知识、技巧的理解,熟练运用各项计算技巧,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湘教版“有理数的乘法”这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学生日常的上下学交通方式为例,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放学时小明仍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通过引入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清楚地掌握有理数除法和有理数乘法之间是互逆的,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在加强学生对计算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计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3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素质教育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初中数学计算教学。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开展,但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较为偏颇、教学方法较为落后等现实问题,教师亟需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渗透生活化元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成效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绪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2]房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69.
        [3]随红侠.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