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李娟 王倩
[导读] 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李娟 王倩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该次研究将该院2019年1—12月接收的呼吸科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另抽选2018年1—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呼吸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所接受护理的护理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接受护理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护理质量
   引言
   呼吸科属于医院重要科室,负责接诊危急重症患者,具有节奏运转快、人员流量大、多为急危重症等护理工作特点,患者及其家属常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或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处于焦躁易怒状态,加大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因此,探索积极有效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于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保障医患双方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分析细节防范管理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该院治疗的呼吸科患者中择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收治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例数均为8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例数占34例,女性患者例数占46例;年龄平均值为(62.19±3.72)岁;病程平均值为(4.37±0.84)个月。观察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7例、43例;年龄平均值为(62.25±3.68)岁;病程平均值为(4.46±0.71)个月。两组呼吸科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管理制度方面
   科学、合理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护士长应在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如可通过护士工作时间、资历经验以及学历等方面进行分级并安排合适的岗位。对于经验丰富、年资较高历的护士,可使其负责危重症患者,同时指导、监督低资历护士的相关工作;中等资历护士可负责检查患者病情等;低资历护士则可负责常规护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1.2.2制订风险管理预案
   我科室护理人员年龄较小,在护理操作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不合理动作,因此护理风险不可避免。结合呼吸科危重病病人护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操作性较强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第一,针对不同种类的病人制订不同的护理风险预案,如意料之外的拔管、紧急抢救、呼吸机运行、各种意外情况、病人病情突然加重等。第二,针对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制订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如遇到突发情况时护理人员分配方案、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培训与管理方案等。
   1.2.3培训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
   第一,统一培训。将所有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集中在一起开展全员培训,培训内容有:(1)护理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重点内容、风险管理预案等,全部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到全面掌握;(2)监护危重症病人的技术,如创建人工气道技术、机械通气技术、心电监护技术、血压监护技术、意识评估技术等。第二,分级培训。结合不同护理人员的学历情况、年龄情况、知识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1)学历较高的护理人员,培训其危重症疾病的判断、新仪器的使用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等。鼓励此类护理人员加强自学,选择自己兴趣浓厚的方面加强研究。


(2)学历较低的护理人员,培训基本护理流程、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法、各种仪器的使用技术、交流沟通技巧等。鼓励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指导年轻护士,以达到尽快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3.9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16±2.06)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17±1.64)分。
   2.2两组护患纠纷率及护理风险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服务行为过程中所涉及人员中可能存伤害性护理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以及防范等系列行为。呼吸科服务对象具有急、危、重、病情发展未知以及流动性高等特点,导致呼吸科成为护理风险事件高发单元。为了有效地提高科室护理工作效率,需要对呼吸科平时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以实现在潜在风险转变为真实事件前进行堵漏补缺,最大程度保护医院与患者双方权益。该文在呼吸科风险管理中实施细节防范管理,结果表明,观察组各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细节防范管理可有助于改善呼吸科护理质量。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细节防范管理模可实现全员护理人员参与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改善问题过程中,鼓励各护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以及班次中积极发现风险细节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加强各护理人员对于各项风险识别能力,充分调动其安全行为主动性,积极配合主治医师做好急救工作,例如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好抢救患者所涉及的药物与器械准备、正确书写护理文书等,工作效率获得极大提升。且在细节防范护理中护士长可通过跟班实现现场指导各项护理工作,促进呼吸科护理风险控制计划性与组织性、协调性,期间要求各护理人员始终保持风险发现意识,仔细识别各潜在风险并做好日常记录工作,使得细节风险问题暴露度提高,加强护理安全性。需注意医院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服务意识等,有助于增强医院以及科室竞争能力。呼吸科住院患者普遍年龄大,多数伴随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呼吸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在呼吸科各类疾病中,老年支气管炎患者较多,本病常常反复发作,患者活动耐力差,常常发生缺氧情况,缺氧所导致的患者突然跌倒也成为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均具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躁动、失眠等副反应,严重影响夜间护理安全。呼吸科是护理风险高发的科室,这里收治的老年患者多、身体协调能力差、身体机能减退,一旦夜间护理不到位极易出现各种意外事件。
   综上所述,在呼吸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方玲.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144-146.
   [2]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
   [3]韩建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74-276.
   [4]黄文婷,崔妙玲,王自秀,等.慢性呼吸系统早期预警评分在呼吸内科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17):144-146.
   [5]李红文,张玉莲.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5):1889-1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