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吴丹
[导读] 研究在胆总管结石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价值,并分析患者生命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变化情况。


吴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胆总管结石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价值,并分析患者生命质量及术后疼痛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于2019年2月至12月间入院诊治,在双盲选分组后70例患者被分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及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的参照组,每组各为35例,将不同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及术后疼痛程度予以分析对比。结果: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均较低,且生命质量评分高,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对比结果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性。结论:在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个性化护理;疼痛;生命质量

   在胆道系统疾病中胆总管结石发病率较高,会使患者出现寒战、腹绞痛以及发热等表现,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若不及时加以诊治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为ERCP,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该治疗方法需于患者十二指肠降部置入内镜,并通过X线机的辅助实施造影[1]。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实施ERCP治疗后其体内结石能够得到有效清除,然而该治疗方法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所以治疗期间应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痛感,提高其生命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进行分组研究,以上患者均收治于2019年2月至12月间,在双盲选分组后被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参照组35例患者由23例男性及12例女性组成,年龄最高者62岁,年龄最低者26岁,年龄经计算后均值为(42.28±5.44)岁,体重分布于46至76kg间,平均值为(52.68±4.43)kg;研究组35例患者由25例男性及10例女性组成,年龄最高者61岁,年龄最低者23岁,年龄经计算后均值为(42.36±5.39)岁,体重分布于46至79kg间,平均值为(52.81±4.58)kg。在统计学软件检验研究组及参照组以上临床资料后,所得结果为P>0.05,差异的显著性不存在。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干预,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定期巡房等,以上护理措施应用于参照组患者行ERCP治疗的围术期,而研究组患者则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1.2.1护理方案的制定
   “个性化”为本次研究护理方案的重点,需以不同患者病情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首先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初期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病史数据,并分析不同患者之间情况的差异,以便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应依据;其次,护理人员应将ERCP的治疗方法、效果和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必要时可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其建立信心,该方法还可使患者的不安及迷茫得到缓解,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及治疗对患者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1.2.2术中干预措施
   实施ERCP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处于正确的体位,通常头低足高位更便于手术实施且舒适度较高,另外护理人员可边以温柔耐心的语言安抚患者,边将造影剂注入其体内,注射过程中应控制剂量以免产生过高的压力。为保证手术各环节的实施更加顺利,与主治医生相配合的护理人员应年资较高,且对各项操作熟练掌握。
1.2.3并发症护理
   若受到病菌侵袭,患者ERCP术后可能会出现胆汁引流异常及胆道感染等并发症,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嘱咐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引流管情况,尽量避免弯折及碰撞,护理人员则需准确记录引流液性质变化。其次,所有护理工作均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对生命体征予以定期观察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若有腹痛强烈等异常状况出现需及时告知医生。除此之外,协助胰腺炎患者以半卧体位改善症状,嘱咐其食用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来使胃肠道负担减轻。
1.2.4疼痛干预措施
   若术后患者痛感较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以使其痛感得到缓解,若痛感严重,则可使用镇静药物予以改善。
1.3研究内容
   以VAS量表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痛感进行评价,分数与疼痛程度呈正比;以GQ0LI-74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2];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t或X2检验分别应用于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中,若不同组别间数据差异的显著性存在则P<0.05。
2 结果
2.1 评估不同组别VAS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评分不断下降且研究组比参照组低,P<0.05,统计学意义有明显参考价值。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5例研究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8.57%,参照组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28.57%,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数据较低且差异间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使胆总管结石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通过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提高该疾病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过大创伤,为预防ERCP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还需在围术期对其实施个性化护理[3]。个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病情及基本资料的差异为依据,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术中干预可促进ERCP术的顺利进行;并发症护理可降低术后感染、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等疾病发生率,使治疗时间缩短,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术后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痛感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痛感轻的患者可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以音乐或其他方法使其注意力转移,而痛感严重的患者则可通过使用镇痛药物以保证日常睡眠质量,缓解因病痛带来的心理压力[4]。经本次研究证实,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且两组数据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存在参考价值(P<0.05)。
   因此,在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在减少其术后痛感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程春蕾.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22):189-190.
[2]李旭晖.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保健文汇,2017(4):263.
[3]高莉.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探讨[J].健康养生,2019(9):59.
[4]周亚萍.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2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