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滤器凝血成因与护理进展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王旭鲜
[导读]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一种治疗措施,主要针对的是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及溶质。
王旭鲜
 (烟台市牟平威高血液净化中心;山东烟台264100)
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一种治疗措施,主要针对的是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及溶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血流动力学耐受性不高,并且不会改变患者的血浆渗透压的特点,作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体外循环的重要部分,血滤器的应用很容易让患者产生凝血现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滤器凝血的成因和目前的护理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滤器;凝血;护理进展
  在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是让患者接受每天持续24小时的血液净化治疗,来代替患者损伤肾脏的功能。这种治疗方式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中体现出了较好的优势,具体来说,能够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偏向稳定、缓解患者的机体酸碱失衡情况、对溶质和炎性介质进行更好的清除、帮助患者提高营养平衡程度。在临床医学中,许多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认为,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用到重危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小致死率[1]。但是在这种治疗方式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是一种极其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对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产生了影响,还导致患者的血液丢失,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本文的分析主要是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滤器凝血的主要成因和目前的护理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一、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滤器凝血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凝器的材质选择 
  血滤器的材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疾病进展。当血滤器接触患者的血液时,能够使患者的凝血十二因子活化,导致患者的纤维蛋白沉积,促进了患者血栓的形成。另外,不同材质的凝器,凝器膜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导致对于患者的凝血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即使是同一种材质凝器的凝器膜,在配合不同的抗凝剂使用过程中,其抗凝性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举个例子,当,CA和PES-SO4Na配合使用时,其肝素活化程度会明显低于枸橼酸钠活化程度,这就体现出肝素抗凝剂血液相容性更加优秀;而PES、PS使用时,肝素活化程度不如枸橼酸钠活化程度,体现出枸橼酸钠的血液相容性更加优秀[2]。
(二)血液状态
  针对血液高凝态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各种凝血分子水平提高,患者血液中抗凝血酶原的活性降低,并且血小板粘附性增强,患者血液粘稠度升高,这使得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具体来说,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在其肾功能受到损伤后,就很容易会出现像这种这些症状,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强,如果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体重明显增加,就会导致血液在超滤后被浓缩,并且粘稠度也相应增加,因此针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应当充分掌握抗凝剂的使用程度,防止凝血现象的产生。
(三)血流速度
  针对患者的血流速度来说,也是凝器凝结的一种重要因素。在我国采取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出现引起凝血的现象的患者中血流速的原因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1/4,在所有凝血发生因素中占到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说,患者的血流速度缓慢,导致患者凝血的相关原因可能是患者的血管不畅通,其导管位置不佳,导致患者的动脉管路引血困难,患者的血管中血流量较低,同时受到管路折叠的影响,当血泵进行抽吸时,对患者的血小板进行挤压,不仅激活了凝血因子,还很可能发生吸空的现象,从而加重凝血的程度。其次,针对透析机器的警报过于频繁而导致的血流中断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患者的凝血速度加快。然后,患者的循环血容量水平较低,使一些危重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血流流速减慢[3]。


(四)抗凝剂
  针对抗凝剂剂量不足来说,也是导致导管凝器凝血的一项重要原因。由于不同的患者在凝血器官和功能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所需要的抗凝剂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抗凝剂计量不准确就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凝血现象的产生。
(五)其他因素
  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会存在一些自身问题,比如说甘肃过敏问题,会导致患者在进行透析时,不使用肝素进行抗凝,使其血液经过透析器时附着于透析膜,导致凝血现象的发生。同时,患者的血泵运转停止、管道接头接触不良等实际情况都会导致凝血现象。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滤器凝血的护理措施
(一)血流速度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要抽出查看患者上次进行透析治疗分管中的抗凝剂情况,确定患者导管中没有形成血栓,并且血流流动十分畅通。治疗时观察患者的管路相关部位,针对需要长时间置管的患者,通过导管注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方式,来防止导管血栓情况的产生。另外,还需要注意超滤时保持适当的速度,防止由于速度过快而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4]。
(二)血液高凝态护理
  针对患者的血液高凝态护理来说,应当对其进行调节稀释,使患者调节前的稀释量保持适宜水平。通过增加滤器置换液量的方式,来减少患者的血液黏滞度。在对其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之前,将滤器和导管进行预冲和清洗,并且查看滤器中是否存在凝血现象,防止凝血的发生。
(三)无肝素透析患者的护理
  针对无肝素透析患者来说,要在对患者进行透析前,用肝素盐水对管路和滤器冲洗,并用300ml的生理盐水冲洗循环通路。针对血流量的设置来说,对于患者体外循环是否凝血以及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血流量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
(四)抗凝剂不足护理
  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来说,这种治疗方式能够顺利进行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进行的抗凝措施有效性。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明确和分析,由相关的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职业生涯经验结合,给出合理的抗凝剂剂量和维持剂量,严格对其进行执行,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在患者的后期治疗中不断调整抗凝剂的用量[5]。  
(五)透析液温度护理
  针对透析液的温度护理来说,应当保持患者在透析治疗时的室温处于20℃,湿度控制在50%~75%,并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身的体温及身体变化情况,对整个阶段中患者的变化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
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产生的滤器凝血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这个过程中,针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加强护理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透析治疗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凤英.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患者相关凝血风险及护理预防措施[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61):112.
[2]张涛, 郑震, 陈浩宇. 连续性血液净化中患者相关凝血风险及护理预防措施[J]. 健康周刊, 2018, 000(015):79.
[3]景水仙. 枸橼酸体外抗凝滤器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心理医生, 2018, 024(014):279-280.
[4]卢婷, 陈会欣.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儿的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07):38-39.
[5]赵劭懂, 葛许华, 徐鹏宏, 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科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附203例病例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12):1150-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