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张红梅
[导读]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的运用对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以促进血透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安全性。


张红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护理干预的运用对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以促进血透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维持血透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比较2组维持血透患者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透患者的血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风险较高,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  内瘘并发症  早期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临床上针对部分肾疾病以及终末期肾病患者以维持性血透治疗为主,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的目的。患者血透期间需选择良好状态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但是患者有血栓以及感染等内瘘并发症风险,从而影响血透治疗效果,增加患者身体、心理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除血透治疗外,需配合有效的护理以积极预防和减少内瘘并发症风险。基于此,本文就早期护理干预价值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0月-2019年7月,共100例。纳入标准:(1)肾病血透治疗患者;(2)患者意识清楚,有配合能力;(3)伦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2)合并认知、精神障碍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4)中途退出治疗试验患者。进行血透患者分组护理,取随机法,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3.5±5.5)岁;肾病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0例。研究组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最小32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3.8±6.5)岁;肾病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6例。此次受试的维持血透治疗患者肾病情况、性别、年龄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维持血透治疗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检查、指导、健康教育以及病情观察等。
    研究组——配合早期护理干预。(1)早期功能锻炼。造瘘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保护非惯用侧肢血管减轻腕部血管壁损伤。(2)早期心理干预。造瘘前结合血透患者的接受能力以通俗平和的语言介绍造瘘目的、配合要点等,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以及治疗、护理工作的参与度,减轻患者心理与身体压力。(3)早期健康宣教。造瘘成功后,向血透患者讲解肢体功能训练意义、方式,观察患者的肢端循环情况,指导患者袖口宽松,禁止拿过重物品,睡觉时避免压迫造瘘肢体。(4)并发症早期预防。内瘘护理,认真观察瘘侧情况,避免外力压迫,采血化验时规避此侧。操作中选择合理的位置并适当按压内瘘针管,定期轮换预防瘢痕不良影响。血栓护理,每日查看内瘘吻合情况,积极应用抗凝、血管弹性药物,监测血压、血红蛋白情况,血压降低情况下第一时间补液,血红蛋白上升情况下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量。感染护理,重视治疗环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积极予以营养干预,穿刺避开皮肤破损位置,观察穿刺后周围皮肤情况,并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应用抗生素。出血护理,操作严格避免定点穿刺,严格把控穿刺部位,合理使用抗凝药物,稳定患者的静脉血管压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维持血透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维持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SF-36生活量表[1]。
1.4数据分析
    维持血透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生活质量评分以(±s)描述,经SPSS21.0计算检验值(x2)、(t)。P值小于0.05,证明血透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数指标分析
    研究组与对照组维持血透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见表1。指标占比率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治疗患者需展开动静脉内瘘术,使静脉中动脉血流动、动静脉瘘
形成,确保血液提供给血透治疗[2]。动静脉瘘是永久通路,需强化管理以确保血透治疗进行。但动静脉瘘患者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血透操作、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痛苦[3]。常规护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并发症的预防,早期护理干预通过为维持血透患者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心理干预、早期健康宣教以及并发症早期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内瘘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谢瑾棣,吕淑宁,万真真研究指出,针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5]。
    试验结果和周晓兰,曹群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研究组,研究组中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概率3.1%低于对照组的21.2%,护理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的75.7%,P<0.05有统计学意义[6]。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风险,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左娜.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121-122.
[2]孙文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80-81.
[3]刘春茂.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8):117+120.
[4]张庄.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224-225.
[5]谢瑾棣,吕淑宁,万真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0):1588-1590.
[6]周晓兰,曹群.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