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易毅
[导读] 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价值,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易毅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价值,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18-2019年)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1:1比例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系统化护理干预(研究组)的2组。比较2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误吸以及呛咳等不良事件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需求,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预防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系统化护理干预  不良事件  吞咽功能 
   
    流行数据调查指出,脑卒中患病率呈递增发病趋势,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结果,包括生活节奏的加快、不良生活习惯、工作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等[1]。脑卒中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成功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是偏瘫、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情况明显,从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例,患者吞咽情况下有固/液体食物进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风险,从而影响患者安全性。所以,需重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改善。本文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经MRI、CT等检查确诊的脑卒中患者,时间选自2018年8月-2019年5月,总计110例。纳入标准:(1)患者有吞咽障碍后遗症;(2)患者意识清楚;(3)患者基线资料完整;(4)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其他脑部疾病患者;(2)恶性肿瘤疾病患者;(3)其他原因导致吞咽障碍患者;(4)患者基线资料不完整、不具备配合能力。进行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组,采取1:1比例法。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患者年龄区间48-80(59.5±6.5)岁;原发疾病情况:脑梗死患者35例,脑出血患者20例。研究组:男33例,女22例;患者年龄区间46-79(59.8±5.8)岁;原发疾病情况: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19例。受试吞咽障碍后遗症患者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吞咽障碍患者生活、康复指导、复查以及饮食等方面的常规护理。
    研究组——配合系统化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脑卒中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秉持友善、耐心的态度,宣教疾病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2)饮食护理。根据脑卒中患者病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餐制定固定的饮食量、食谱,喂食缓慢进行,进食期间嘱咐患者采用键侧,食物反复咀嚼多次后吞咽,帮助患者饮适量水以促进食物进入胃部。(3)吞咽康复功能训练。口腔运动,患者尽量张口、放松,下颌向两侧运动并逐渐加快。唇运动闭唇、噘唇、嘴角上抬,舌运动以纱布包舌头,牵拉被动运动。发音运动,以“啊、喔、唔”等单音逐渐向、单字、多字、句子训练过度;吞咽训练,以冰冻棉棒蘸冰水刺激脑卒中患者的软腭、舌根、咽后壁,指导并嘱咐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
1.4吞咽功能改善评价标准[2]
    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标准评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患者坐位口服温开水(30mL),观察呛咳、口腔含水至咽完时间,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几个标准。
    Ⅰ级——1次喝完患者无呛噎,时间<5s。
    Ⅱ级——患者>2次喝完且无噎呛,时间6s-10s。
    Ⅲ级——患者能1次喝完,但是存在噎呛情况,时间<16s。
    Ⅳ级——患者分2次喝完,且有噎呛,时间>16s。
    Ⅴ级——以上效果均未达到。
1.5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观察指标,计数型指标吞咽功能、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并采用(x2)进行检验。相同观察指标P<0.05,证明脑卒中患者指标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吞咽功能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情况明显,即吞咽困难,出现哽噎、呛咳现象,时间延长期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现象[3]。系统化护理通过予以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心理、饮食干预以及吞咽功能锻炼,护理工作更为细致、优质,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另外,建立患者乐观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康复信心[4]。梁玉,徐桂林,李玲研究指出,系统化护理干预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安全性,符合患者护理需求[5]。
    试验结果和王汝琴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Burke评分、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6]。由此证实,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关键。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后遗症明显,加上患者自理能力差,导致呛咳等后遗症情况明显,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予以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娟娟,柯晓玲.吞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2):145-148.
[2]李清.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发生率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12):1731-1733.
[3]杨红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162.
[4]岳慧洁.微信群联合电话随访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3):4366-4368.
[5]梁玉,徐桂林,李玲.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3):490-492.
[6]王汝琴.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7):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