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对癫痫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 赵佳敏
[导读] 价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促进癫痫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赵佳敏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以促进癫痫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治疗的癫痫患者,共200例。采取随机法进行癫痫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100例,分别采取采取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癫痫患者的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且研究组观察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癫痫疾病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整体效率,且患者身体状况、心态平稳,促进了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癫痫  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情绪状况  生活质量
   
    癫痫即脑部神经元异常同步过度放电所致暂时性神经中枢功能失常,疾病致病因素较多,患者有情感、意识、感觉、神经小儿以及成年人均可发病,影响身心健康状况,造成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有效的治疗需要患者良好的遵医嘱行为,但是癫痫患者疾病反复情况的发生和患者自身遵医行为差、疾病认知不足等因素有关。所以,如何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成为了提高癫痫疾病患者护理以及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癫痫患者为例,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行为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总计200例。纳入标准:(1)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检查确诊的癫痫疾病患者;(3)患者/家属知情同意;(4)患者基线资料完整,意识清楚,有配合能力;(5)>18岁成人患者。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2)血液疾病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传染疾病患者;(5)脑部疾病患者。进行20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5±5.5)岁;患者病程0.3-6年,平均病程(2.5±1.5)年;癫痫疾病情况:癫痫性眼球震颤患者40例,旋转性以及姿势性癫痫患者各30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18例,中学46例,大专36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5.8±6.0)岁;患者病程0.3-8年,平均病程(2.8±1.6)年;癫痫疾病情况:癫痫性眼球震颤患者42例,旋转性癫痫患者32例,姿势性癫痫患者26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20例,中学45例,大专35例。2组受试癫痫患者癫痫疾病类型、性别、年龄情况对比,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癫痫疾病患者用药指导、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发作情况下安全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
    研究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护理、生活指导。
1.3观察指标
    记录癫痫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效果以及情绪、生活质量评分。
1.4指标评价[1]
    治疗依从性指标包括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肝肾功能检查、发作征兆了解并积极预防等,总分100分,根据评分高低分为优、良、可、差标准。
    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详细评价标准如下:
    显效——患者癫痈发作频率减少>75%。
    有效——患者癫痈发作频率较减少50-75%。
    无效——患者癫痈症状无明显改变,以上效果未达到。
1.5观察指标评分
    参考负性情绪量表SAS、SDS评价癫痫患者的情绪,参考SF-36生活量表评价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2]。
1.6数据分析
    以SPSS19.0计算癫痫患者观察指标,护理依从性、护理效果以例(n)、率(%)描述,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以(±s)描述,采用(x2)和(t)检验。P<0.05——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数指标分析
    研究组与对照组200例癫痫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性情况见表1。指标占比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癫痫临床发病率一直较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影响明显,除药物治疗外,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与安全性[3]。综合护理干预:(l)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评估癫痫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在了解患者文化程度、疾病情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制定护理干预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2)心理干预。综合癫痫疾病患者的理解能力、心理状况选择沟通形式,注重沟通技巧。文化程度较低患者沟通语言尽量简明易懂,文化程度较高患者沟通语言可以更为专业,鼓励患者主诉,予以患者心理安慰、鼓励、支持,以缓解患者情绪。(3)饮食干预。癫痫患者的饮食上侧重低脂/糖以及高蛋白食物,多食新鲜果蔬,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及烟酒,以合理的饮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维持营养供给。(4)用药护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用药情况,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强调服药依从性对疾病控制和改善的积极意义,并介绍用药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以确保患者正确、合理用药,减少癫痈发作风险。(5)生活指导。了解癫痫患者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指导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充足的睡眠,结合患者体质、兴趣爱好等情况指导其进行散步、打乒乓球、练太极拳等体育锻炼,活动时间适宜,外出时家人陪同。予以癫痫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稳定患者的身体、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提升治疗与护理效果[4]。刘治津研究指出,护理干预可以提升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
    试验结果和刘启华,潘彩金,杨开玉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临床治疗效率、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
参考文献:
[1]刘仿锦,彭园园,曹书仕.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患儿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4):156-157.
[2]王娜,邵静.预防性护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27-2429.
[3]闫艳,梁艳萍,张雪.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癫痫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3):140-142.
[4]冯洁.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7):2840-2842.
[5]刘治津.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依从性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1):110.
[6]刘启华,潘彩金,杨开玉.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