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张辉
[导读] 综合探究不同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腹痛临床的应用效果


张辉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综合探究不同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腹痛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抽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儿科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主体,结合患儿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50例患儿分为25例常规组与25例优质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前,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腹痛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急性腹痛患儿的护理服务质量,并且切实提升急性腹痛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痛;临床分析;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医疗临床技术以及临床护理措施逐渐精进,社会经济及相关理念的双重支撑为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创设了较为良好的空间环境,尤其是小儿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近些年来,小儿急性腹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急性腹痛患儿数量因此激增,国内医学临床针对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特征、具体表现、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措施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深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性抽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5月儿科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主体,结合患儿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50例患儿分为25例常规组与25例优质组。25例常规组患儿的性别比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0例;年龄阶段:3-9岁,平均年龄(5.46±1.02)岁;病程分布:1-6d,平均年龄(3.12±0.21)d。25例优质组患儿的性别比例: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阶段:4-10岁,平均年龄(6.17±1.62)岁;病程分布:1.5-6.5d,平均年龄(3.57±0.64)d。两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年龄阶段以及病程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本次研究中,我院将给予25例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常规用药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发展状况,为患儿制定合理有效的临床用药方案,避免患儿在服用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②常规饮食护理,饮食健康作为帮助患儿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得到护理人员的充分重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患儿高蛋白、较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③常规实时监测,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同时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如果巡查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那么应当及时向责任医师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1]。
   优质组:本次研究中,我院将给予25例优质组患儿优质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心理疏导,由于患儿在刚入院时会因为陌生的住院环境而产生焦虑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基于此,有效抵消患儿的恐惧心理及焦虑情绪;②康复运动指导,急性腹痛患儿的康复周期相对较短,因此护理人员可以结合患儿当前病情发展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康复运动路径,帮助患儿快速康复,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将采用两组患儿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作为主要观察标准。具体将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3个不同层级,其中满意患者的护理服务评分>90分;基本满意患者的护理服务评分<90分,且>80分;不满意患者的护理服务评分<8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主要作用于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利用(x±s)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利用(%)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合表1所示,25例常规组中满意患儿10例,基本满意患儿8例,不满意患儿7例,综合护理满意度为72%;25例优质组中满意患儿13例,基本满意患儿9例,不满意患儿3例,综合护理满意度为92%。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前,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后,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腹痛,英文名称Acute Abdominalgia。常见于急诊科临床,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情况之一,据相关报道称,急诊患者中约30%以上将腹痛作为主要症状表现,其中约25%的急性腹痛需要送至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另外,数据表明,全国约有15%~40%的人患过腹痛,其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腹痛可以占到所有急性腹痛的半数以上。
   急性腹痛最大的疾病特征就是发病较急、病因复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等等。部分腹痛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或者处理不当的情况下,那么极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质量。由此可见,对于部分发病突然的腹痛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较轻的腹痛,患者可以在家自行处理,但是多数情况下,急性腹痛必须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疗,而有些腹痛则必须叫救护车,患者应在医生的监护下去医院。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措施在小儿急性腹痛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该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急性腹痛患儿的护理服务质量,并且切实提升急性腹痛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毛艳秋,王金媛,窦家伟,刘书斌,牟倩倩. 2012-2015年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急性腹痛患者分布特征分析[J]. 内科,2017,12(02):282-284.
[2]李运辉,聂燕敏.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分析[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7,24(05):49-51.
[3]王庆莲,邵岩峰. 福州大学城地区急性腹痛患者病因及中西医临床诊断分析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33-135.
[4]叶红苑,吴玉尽. 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要点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