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瞿倩
[导读] 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接受临床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性的护理对策。

   瞿倩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上海200080)
 
【摘要】目的: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接受临床护理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06例肾内科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34%>81.13%,χ2=4.296)、依从性(96.23%>79.25%,χ2=7.102)相对更高(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率(1.89%<15.09%,t=4.371)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52±3.61)分<(48.33±3.84)分,t=14.932]相对更低(P<0.05),住院时间[(6.42±1.09)d<(9.15±1.27)d,t=11.875]相对更短(P<0.05)。结论:针对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肾内科;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肾内科疾病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有较高的比例,与生理衰老、身体机能衰退有关。肾内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长期、持续控制病情的稳定,减少疾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改善其身心状态。但是肾内科护理中的差错与疏漏,容易引发风险事件,以血瘘水肿、感染较为常见,形成意外伤害,同时也会对肾内科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妨碍。肾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警惕安全隐患,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对策,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安全、舒适的接受诊疗[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3月;对象:106例肾内科老年患者;方法: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基本资料:观察组中,男/女=33/20,年龄范围为60~81岁,平均年龄(64.87±4.26)岁。对照组中,男/女=29/24,年龄范围为61~83岁,平均年龄(65.16±4.42)岁。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基于常规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根据医嘱,展开药物治疗、饮食管理、并发症治疗等各项工作。
   观察组(预防性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从风险事件中总结经验,分析血瘘水肿、感染以及压疮等常见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在护理工作中找寻差错与疏漏,明确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的薄弱环节。在现阶段的护理工作,严格监督每一个步骤、环节,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如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护患沟通不畅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②提高护理水平:监督肾内科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情况,结合其实际表现,对其专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进行考察,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发现护理人员自身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更加娴熟、规范的进行护理操作,对待工作十分认真、细致,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减少疏漏。
   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围绕着用药、饮食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说明用药、饮食、运动锻炼对于疾病治疗恢复的影响,强调规范用药、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意见和想法,积极询问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临床治疗的态度,关心其实际感受。在健康宣教的过程中,考虑到患者的认知情况,解决患者的烦恼,消除患者的疑虑与困惑。高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寻求患者家属的协助,能够对患者的日常用药、饮食及其他生活活动进行监督与提醒。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交流,除了进行健康教育之外,可以与患者谈论社会新闻、热点事件,吸引患者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帮助其放松心情。
   ④并发症预防:加强对造瘘肢体的监护,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患者与病菌的接触。在床旁设置护栏,下床活动时,护理人员必须陪护左右,预防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肢体行动不便的患者,应该定时帮助其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容易形成压疮的部位,做好防护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通过(±s)与(%)进行计量与计数,由t值与χ2检验,对比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风险事件发生率、SAS评分、住院时间,结果提示P<0.05,说明两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护理效果

3讨论
   肾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容易引发风险事件,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并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影响其生活质量,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为了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则需要加强对安全隐患问题的防控[2]。通过风险评估,判断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其发生原因,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着手,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操作失误。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防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3]。
   综上所述,肾内科老年患者接受临床护理期间应该加强对安全隐患问题的防控,实施预防性的护理对策,避免产生风险事件,减少治疗恢复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淑颖.检验危急值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在肾内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132-133.
[2]杨秀红.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防护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218-219.
[3]陈洋.缺陷分享安全培训方法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5):7-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