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琴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总结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以提高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n=90),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n=45)、预防护理组(n=45)。比较2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相关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组间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预防护理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后情感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预防护理组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相关感染风险较高,积极的预防是减少和预防相关感染的关键,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血液净化 相关感染 预防护理 生活质量
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可以维持性血液透析,但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限制,需选用深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从而维持患者生命。但是,深静脉置
管属于侵袭性操作,置管期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并影响治疗预后效果,其中,置管感染风险最高。为了提高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安全性,需强化置管期间护理工作,规范护理干预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时间选自2018-2019年,总计90例。纳入标准:(1)深静脉置管患者;(2)上报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患者依从性良好,知情配合参与。排除标准:(1)置管前发热等患者;(2)意识、精神障碍患者;(3)置管时间<48h。结合护理方案进行90例患者分组,2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8.0±5.5)岁;患者置管时间5-150d,平均时间(50.0±5.5)d。预防护理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7.5±5.6)岁;患者置管时间2-145d,平均时间(49.5±6.0)d。常规护理组、预防护理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性别与年龄、置管时间等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以本组45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常规置管前、中、后护理干预。
预防护理组——予以本组45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1)组建血管通路小组。血液透析室护理组长任小组组长,负责危重患者管理监督、
成员日常工作监督以及学习培训。制定工作流程,严格遵循血液净化流程,注意无菌操作意识,接管、封管、换药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关注穿刺部位,有渗出物立即更换。另外,组织血管通路培训讲座深入介绍深静脉置管知识,充分认识易诱发感染因素及对应处理方法,制作学习手册组织组员翻阅学习。另外,组
长每周跟踪检查,组员每日自查,相对薄弱点找出原因、积极处理、重点培训。(2)减少血透室环境污染。床旁责任护士负责血液净化治疗护理服务,执行无陪护制度、无探视制度,血透室开窗通风、清扫地面等。(3)导管封管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碘伏棉球对导管开口端消毒,血液净化前抽出封管肝素液,血液净化结束后严格消毒导管出口、肝素封管,无菌纱布覆盖导管出口,局部感染情况下对症处理,并行分泌物等检验。(4)皮肤感染预防。穿刺点无菌敷料覆盖,2d更换1次无菌纱布,1周更换1次无菌透明敷料,穿刺点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观察患者穿刺周围皮肤温度、颜色等,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现象情况下进行分泌物培养、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相关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进行评价[1]。
1.4数据分析
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研究数据经SPSS19.0处理,相关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型指标以(±s)描述,观察指标检验值为(x2)和(t)。P<0.05,表示2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指标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计数指标分析
预防护理组、常规护理组90例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相关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2组患者计数指标差异显著,P<0.05。
.png)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预防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情感职能为(56.0±5.5)分、精神健康为(68.5±6.0)分、躯体疼痛为(80.0±6.6)分、生命活力为(61.5±4.8)分、生理功能为(69.6±5.6)分、生理职能为(58.8±5.6)分、社会功能为(68.8±6.0)分、总体健康为(60.0±5.8)分。常规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情感职能为(48.0±4.3)分、精神健康为(59.0±5.3)分、躯体疼痛为(70.5±5.5)分、生命活力为(53.0±4.3)分、生理功能为(58.5±5.5)分、生理职能为(48.8±4.5)分、社会功能为(60.0±5.0)分、总体健康为(49.0±5.3)分。预防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均<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中深静脉置管血管通路较为常用,导管维护问题需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置管安全性状况。但是,缺乏相应知识,护理服务不到位,增加了患者的相关感染风险[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了解导致深静脉置管感染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成立血管通路小组、环境护理、导管封管护理、皮肤感染预防,帮助护理人员了解置管知识、护理规范,规范各个步骤,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深静脉置管感染风险[4]。陈逸群研究指出,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深静脉置管感染预防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文研究结果与田丽丽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相关感染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的23.26%,P<0.05[6]。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血透导管感染风险,提高血透患者的安全性、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翟继卫,黄白艳,凌莉萍,等.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2):2267-2268.
[2]曹小云,陈群菊,朱品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降低血透导管感染发生率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2):31.
[3]林瑛.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预防中应用令皮欣护理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87-88.
[4]尚爱梅.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护理要点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08):165+168.
[5]陈逸群.血液净化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要点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09+211.
[6]田丽丽.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4):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