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A多肽谱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皮肌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 梁波
[导读] 研究抗dsDNA抗体、ENA多肽谱及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判断在SLE及D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皮肤科14例SLE及17例DM患者血样,分别做抗dsDNA抗体、ENA、ANA检测,并分析结果。

                             梁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  目的  研究抗dsDNA抗体、ENA多肽谱及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一步判断在SLE及D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皮肤科14例SLE及17例DM患者血样,分别做抗dsDNA抗体、ENA、ANA检测,并分析结果。 结果  14例SLE患者中,ANA阳性13例,dsDNA阳性10例,抗SS-A阳性8例;17例DM患者中,ANA阳性13例,抗SS-A阳性3例。 结论  抗dsDNA抗体、ENA多肽谱、ANA检测在SLE及DM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ANA;抗ENA多肽抗体;抗dsDNA抗体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NA polypeptide spectrum in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dermatomyositis
                        Liang bo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自身抗体同皮肤科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显著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在皮肤科较常见的伴有特征性皮疹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多见于15-45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其发病机制是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多器官的损伤。DM主要侵犯横纹肌,一部分患者可伴有肺间质病变及肿瘤,免疫抗核抗体识别各种细胞核组分,通过免疫方法检测自身抗体在SLE和DM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NA多肽谱及相关检测在安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科来源的SLE和DM的检测的结果及意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收集我院皮肤科标本SLE 14例,皮肤科来源标本DM 17例,共计31例入组分析病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症状典型,其中SLE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DM符合1975年Bohan等[1]提出的诊断标准。
1.2 实验方法及试剂来源
    所有样本抽3ml全血,取血清做ENA抗体谱及相关检测(包括dsDNA、 n/RNP、Sm、SS-A、 SS-B,Scl-70、、Jo-1及ANA检测),dsDNA采用胶体金免疫斑点渗滤法检测,试剂盒由福建海天蓝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NA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二者试剂盒均由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提供,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仪器:金怡TY-80R摇床,奥林帕斯BX60荧光显微镜;中佳SCL-3612低速离心机等。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2 结果


   DM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50.71岁,SL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43 岁,两者差距明显, DM患者年龄更大。SLE患者中,女性为 13人,比例为92.86% ,DM患者中,女性为13 人,比例为76.47% ,女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男性。
2.2 ANA、dsDNA、ENA多肽抗体谱检测结果 见表2。


   表二可见,DM患者中, n/RNP、抗Sm、抗SS-A及ANA检出例数分别是:1、1、3、13例,检出率最高两位项目的是ANA和抗SS-A。SLE患者中,dsDNA、 n/RNP、Sm、SS-A、 SS-B及ANA检出例数分别是:10、4、3、8、2、13例 ,检出率最高两位项目是ANA和抗dsDNA。Scl-70、Jo-1在DM及SLE中均未检出。DM患者ANA核型分型中,颗粒型9例,均质性4例;SLE患者ANA核型分型中,均质性9例,颗粒型4例。ANA在DM及SLE中的检出率做统计学分析,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
3讨论
    从ANA的结果来看,SLE患者的阳性率为92.86%,在所有的检测指标中,阳性率最高,与周颖等[2]报道相似,这说明ANA的敏感性很高,但ANA的阳性与多种结缔组织病相关,例如皮肌炎,在DM患者中,本次研究中ANA的阳性率为76.47%,同李玉慧等[3]的研究相似,因而ANA检测对于SLE的特异性不高,对SLE活动期的判断更有帮助,ANA可用于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在核型的诊断上,SLE以均质型最为常见,DM则以颗粒型最为常见。
   抗ds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国内文献报道,SLE患者该抗体阳性率在50%~80%不等[4-5],在其他的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也较低,本次结果显示,SLE患者中,dsDNA的阳性率为71.43%,DM患者中无dsDNA阳性的患者,因而,抗dsDNA抗体检测对SL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北京的一项研究显示[6],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同时检测DsDNA,可以提高dsDNA的检出率。抗Sm抗体被认为是SLE的特征性抗体,但是本次研究阳性率不高,这也可能与本次样本量较少有关。对于SLE血清学诊断,需要将ANA、抗ds-DNA、抗ENA多肽谱联合检测,可以减少漏诊情况。
   DM的发病率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年龄显著高于SLE,DM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显示DM年老患者鼻咽癌发病率较高[7-8],这可能与年龄具有相关性,此次选择样本范围相对狭窄,自身抗体和肿瘤发生的关系需要大样本进一步验证。研究显示,DM中ANA的检出率最高,其他项目的阳性率均不高,ANA特异性值得商榷,对DM的诊断,需要联合肌酸激酶,血沉及免疫球蛋白等其他指标共同判断。

参考文献
1.罗帅寒天, 龙海, 陆前进. 2018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新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 53(08):665-667..
2.陈倩雯.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研究, 2020, v.28(03):134-136..
3.李玉慧, 姚海红, 张学武, 等. 94 例皮肌炎患者器官受累及免疫学特征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0, 42(2): 140-142.
4.黄银群, 林秋强, 陈绩才, 等. 抗 dsDNA 抗体, 抗 Sm 抗体, AnuA 和抗 rRNP 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院, 2015, 15(6): 73-75.
5.吴东海, 祖宁, 张荣富. AnuA, 抗 dsDNA 及抗 C1q 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作用[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 21(1): 5-8.
6.史晓敏, 阎振林, 隋宝环, 等. 两种检测抗双链 DNA 抗体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比较 [J][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8): 742-745.
7.Pollard B J.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J]. Handbook of Clinical Anaesthesia 3E, 2011: 283.
8.蔡娅菲, 梁燕, 李芳.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J]. 疑难病杂志, 2014, 12: 021.
通讯作者:梁波,男,医学博士,Email:anyiliangbo@vip.126.com
基金项目:福建省2019年省区域发展项目 2019Y3004
          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项目开放式研究基金计 CSID-ORF-201903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8085QH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