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患者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熊军 李净
[导读] 对临床上诊治和预防感染性疾病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进行探讨。

熊军  李净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4000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上诊治和预防感染性疾病中微生物检验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来我院诊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将1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检验与基础诊疗方法,观察组入院后通过微生物法检验后行对症治疗法,对两组检验治疗后的感染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中重度感染数据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诊治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利用微生物检测能实现对疾病特征及具体状况的全面检查,有助于临床对症做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性疾病;诊治;价值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患者很可能在入院前并未出现感染症状,入院后产生感染,这种症状通常称为是院内感染[1]。感染性疾病的及早预防和诊治有助于病情的有效控制,否则病情诊治难度更高,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纠纷。鉴于此,针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预防和诊治中,合理的检验措施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症状,同时对于病症发展也有积极的缓解作用[2]。本文主要以我院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感染性疾病预防和诊治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间来我院诊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将1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年龄处于22-53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2.35±1.18)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7:23。对照组患者年龄处于23-5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3.27±1.26)岁。男女患者比例为26:24。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根据常规方法进行检验,并以诊治经验给与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微生物检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合检验结果开展合理性用药治疗,避免出现耐药菌株过多问题,同时要对纸片法、微量稀释法等方法进行合理应用。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血液、分泌物、痰、中段尿等标本,标本采集后放置在无菌容器中及时送检。实验室需要及时根据患者临床状况直接进行涂片,通过选择合理的培养基,并科学设置培养条件,最终实现病原菌分离,同时利用微生物检验仪器就能实现病菌的分离和鉴定。检验结果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真实数据,保障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当前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需求。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产生的感染程度进行对比,感染程度判断主要是以血常规检验法为主,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三个等级.据中毒性粒细胞所占的变性指数可分为轻度(25%)、中度(50%)、重度(75%)。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x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发现,轻度感染方面,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在中度及重度感染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5。见下表1。


3 讨论
   感染性疾属于一种机体内源或外源致病微生物侵入,并在不断繁殖过程中释放毒性物质损害机体内环境的一种疾病,经常导致患者出现炎症、器官功能性障碍[3]。感染性疾病近几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上针对感染性疾病及早开展识别、诊断对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检验医学在当今临床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微生物检验属于一种重要的检验医学,其主要是通过采集机体标本并实施检验后得到定量检验结果,以此来对后期治疗用药形成指导。微生物物质、形态、染色体等是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4],检验实践中难度比较大,对检验人员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保障检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才能提升检验结果的精确性。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肠道菌群感染,人体肠道内部分布的菌落种类非常多,而且由于患者个体之前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检验方法能够将对细菌感染类型进行精确判断,避免在诊断中出现细菌分类错误的问题,进而使得临床用药更加合理,耐药细菌发生情况也能得到有效控制;② 针对耐药细菌的诊断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感染现象,在手术治疗及住院治疗期间患者机体本身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问题。耐药细菌本身具有耐药基因,导致患者再用抗生素后往往无效,利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能实现对耐药细菌的有效判断,针对耐药细菌的性质及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能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干预,让感染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研究中,利用微生物检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检验后,进一步明确患者感染菌株类型,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轻度感染患者人数相对较高,而中度及重度感染患者人数明显偏少,可见经微生物检验及对症治疗后感染情况得到显著控制,患者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治和预防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通过应用微生物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病菌感染的控制效果,同时也能实现对病原菌的有效监测,保障后期治疗手段的顺利实施,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思云.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部感染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南昌大学,2020.
[2]季捷.观察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141+143.
[3]杜雪茹.试论微生物检验在院内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中的作用[J].人人健康,2019(17):217-218.
[4]张正荣.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与药敏试验对指导其合理用药和提高疗效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