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及依从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6期   作者:周丽丽
[导读] 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现状,并分析其依从性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对应策略。

周丽丽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侯庄卫生院;山东淄博256409)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现状,并分析其依从性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对应策略。方法:抽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79例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回收资料并获得患者的署名后即可展开结果分析。结果:79例患者用药方案相对合理,因此降压效果较为显著,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依从性降低有待考究,经查实与药物种类、不良反应、次数及经济等因素有关。结论:研究表明,在增强降压药使用合理性的同时,对患者的降压效果也随之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应当遵守以患者个体为准的核心医疗主旨,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将疗程简化增效,切实降低药品种类及服用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用药合理性;降压效果;依从性
引言: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通常针对≥40岁的中老人群体,除此之外,长期酗酒者、体质量过重者的高血压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该类人群应当着重关注高血压的发病征兆。临床表示,促使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精神紧张、高钠盐饮食、钾元素摄入量不足及长期酗酒等等,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收支不断增长,因此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影响了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据统计,临床上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激增,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抽调我院2019年3月-9月收治的79例高血压患者,旨在有效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现状,并分析其依从性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对应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79例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79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46.38±2.82)岁。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9例,患病群体以男性为主。
1.2 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需要获得79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其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审核后即可展开结果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服药情况及药品类型等利用频数、百分比等形式展现[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x±s)为两组之间的计量资料,t为检验单位;(%)为两组之间的计数资料,x2为检验单位。


2 结果
2.1 患者降压药使用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79例患者共计使用降压药物200次,其中DA(利尿剂)的用药频率最高,用药次数百分率为25.5%;其次是CCB(钙离子拮抗剂),用药次数百分率为23.5%;再次是β-RB(β受体阻滞剂),用药次数百分率为15.9%;最后依次是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用药次数百分率分别为15.5%及14.5%。详细数据见表1[2]。
2.2 患者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结合表2所示可知,患者入院时的平均收缩压为(148.63±14.1)mmHg,舒张压为(93.1±8.9)mmHg;出院时患者的收缩压为(114.56±11.2)mmHg,舒张压为(75.6±7.1)mmHg。通过计算得出,患者入院与出院期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收缩压(34.07±0.9)mmHg,舒张压(17.5±1.8)mmHg。出院前后患者的平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79例患者中共计2例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53%;发生颜面潮红1例,发生率为1.26%;干咳3例,发生率为3.79%;踝部水肿1例,发生率为1.26%;电解质紊乱2例,发生率为2.53%;消化不良5例,发生率6.32%。通过对比得知,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以消化不良最为常见,其次是干咳、体位性低血压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


3 讨论
3.1 探究患者用药依从性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的医疗研发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大部分的降压药确实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水平,但是控制率较差,临床症状较易反复发作。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复发率的不断增长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着较大的关联,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进行探究。首先需要明确用药依从性的四个调查点,分别是:①是否忘记服药;②是否不按说明服药;③情况改善后是否自主停药;④症状不明显时是否自主停药。其次需要明确以上四个调查点的准确答案,如果患者均回答“否”,那么即可评定为高依从性;如果患者均回答“是”,即可评定为低依从性;如果患者有两个调查点回答“否”,即可评定为“一般依从性”。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本次研究中的79例患者有20例高依从性,20例一般依从性以及39例低依从性,由此可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血压水平控制存在直接联系,从而深入影响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3]。
3.2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合本次研究以及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下降也就意味着降压药药效的降低。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展开全面且深入的研究,旨在能够切实提升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在增强降压药使用合理性的同时,对患者的降压效果也随之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应当遵守以患者个体为准的核心医疗主旨,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将疗程简化增效,切实降低药品种类及服用次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梁艳艳,曹文君,曹丹凤,靳云霞,王英. 榜样激励结合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4):522-524.
[2]王琼,王芳,雷明莉. 综合评估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6):171-173.
[3]段丹丹. 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与血压指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处方药,2018,16(12):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