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刘子阳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一定的成就。

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   刘子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一定的成就。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去理解和明白不同的语文文体就变得非常重要。由于语文的文体种类相对较多,比如:有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其所对应的理解方法和写作方法也并不一样。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去区分语文的问题,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的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通过对语文文体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实践来探讨语文文体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够给相关语文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体教学;理论;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学生语文文体的教学工作变得非常重要,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读阅读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语文老师在解读语文文体时,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度解读问题、文体解读不清晰和文体意识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不仅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得语文教学没有取得既定的效果下面,笔者通过自身的理解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有利于彰显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价值
        对于小学生来说,让其理解和分清语文文体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相关语文教师必须做好语文问题的解读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的去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语文文体,方便学生理解语文阅读,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语文带来的魅力,使其意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小学语文文体解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剖析语文阅读的文体时,过度强调文章的内容学习,忽视了解读该文章的文体,使得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去理解,甚至会混淆这一类的文体。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关于文体这一方面知识点的缺失,割离了文章内容和文章文体的联系性,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去分析文章的文体。这样学生很难从语文教学中感受语文这一门课程的魅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文体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将不同的语文文体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对比不同文体之间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这一门学科的魅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古诗词这一语文文体的特点,然后再将古诗词文体和其他语文进行对比,让学生选择两种文体来进行讨论这两种文体存在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能让学生深入的体会语文文体。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文体的印象,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视频、音频和图片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语文文体教学与传统的内容教学这两者虽然同为教学,但是这两者在教学方式上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不会像以前那样一昧的让学生去阅读文章内容,给学生灌输该文章的中心思想,而是在教学前,先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文体结构,然后将课程的内容与文体有机的融合起来进行学习,这对于改进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一篇课程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综合自己所累积学过的语文问题来分析该文章是属于什么语文问题,其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独特或者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这样就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文,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这样就能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
        3.有利于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水平
        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文体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第一、文体解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在理解深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其实有一些知识是可以共通的,比如:文章的文体。若学生熟悉掌握了语文文体的相关内容,那么就能在不同文章的意境之间感受到不同文体所带来的差异,学生就能用举一反三的思维对不熟悉的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二、有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当教师在解读不同的语文文体时,学生由于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能够熟悉和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总结和归纳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文体写法。这样不仅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写作时快速的组织起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着,但是在开展语文文体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将语文的文体教学和内容教学相融合的时候会出现过度解读问题、文体解读不清晰和文体意识水平不高等现象,这样不利与学生正确的去理解语文文体。当语文教师将文体教学和内容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之后,就能达到彰显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提升学习语文的能力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佘晓芹.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5-85.
[2]陈培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5(101):46-46.
[3]郑建强.对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4):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