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课堂随考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查颖洁
[导读] 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随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南昌市第十六中学  查颖洁

摘要:在高中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随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其中,测试的方式多种多样的,但是随考是最快速的,最能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试。所谓的随考主要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之后,留出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从而检测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教师只有及时检测,教学计划才能更加针对、灵活。鉴于此,文章将主要对地理随考的实践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随考;策略
        一、课前积极引导,端正随考态度
        通过对以前的随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对待随考大部分学生存在态度不端正,认为随考只是一种形式,课后复习之后才能真正检验出效果,所以对待随考存在不认真的态度。但是,随考不仅仅是教师讲课质量的直观反映,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观反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讲课质量高,学生学习效率高,课堂检验的成绩就高,反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低。所以随考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地理学习的难度提前告知学生,防止学生在学习、随考过程中粗心、不重视。
因而,在地理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随考的优势进行详细说明,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同时,在随考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更好适应随考形式,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随考,取得良好成绩逐步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行星地球这节课的时候,涉及到众多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概念,因而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同步随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彗星、行星、流星体等之间的区别,详细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点和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对概念进行及时复习,及时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巧设置随考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随考题目与讲课的内容息息相关,但是检测的难度却存在一定区别,在设置题目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设置难度适中的随考题目就会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步丧失信心,甚至对地理学科产生畏惧感,降低学习效率。为此,在地理随考的应用中,教师需要按照课堂重点、难点设置高、中、低难度的随考题目,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同时,也让设置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人分为两队,一队漫无目的的走,一对有目的地的走,结果发现漫无目的走的那组人越走越累,越来越没有信心,最终没有到达目的地,而有目标的那组人则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



由此可以知道,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为随考设置一定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更好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率的逐步提升。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门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本阅读,找出不懂的问题,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从而在预读的过程中了解太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能源从哪里来,研究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充分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巧妙的设置随考题目,让题目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建立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升地理综合学习、应用能力。
        三、合理控制随考时间,及时反馈结果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朝气蓬勃,对知识点掌握比较快,适度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学科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合理控制随考时间,一般情况下来说,随考的时间为十几分钟为好,在随考的最后一定要严格掌控时间,这样才能最真实的反馈出课堂教学成果。因此,在设置题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安排题量,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可持续时间等问题,根据地理知识点设计题目保证时间在合理范围值内,为随考创造有利条件,保证随考质量。例如,设置随考题目之前,教师可以先自行测试一遍,按照时间推理出学生最快和最慢的做题时间,根据学生完成的时间及时反馈课堂检验成果,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个人学习状态和学习计划,更好地适应随考模式,取得优良成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随考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提升教师讲课质量和保障学生学习成效都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随考,课前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且在随考过程中巧设置随考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合理安排随考时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星星,宋媛媛.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4-336.
[2]孙大鹏.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导入的实践策略[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25.
[3]达伦塔.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模式策略分析[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97-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