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反思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郝妍
[导读] 当前,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语文核心知识掌握不牢固、审美意识淡薄、语文素养发展差距大等诸多问题。

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  郝妍

摘要:当前,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语文核心知识掌握不牢固、审美意识淡薄、语文素养发展差距大等诸多问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一是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三是要发展整体性教学,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关键字: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反思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信息的摄入和信息的碎片化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的严重弱化。如何立足实际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感知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吸收古今中外文化塑造独立品格,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各项基本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当前,我国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语文核心知识掌握不牢固、审美意识淡薄、语文素养发展差距大等,具体来讲:
        (一)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当前很多小学生对于语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不扎实,掌握不牢固,主要体系那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如不能正确的、熟练的掌握语言知识,如很多小学生常常将“挠”误读成“ráo”,将“友好”误读成““yǒu hǎo”。在词汇方面很多小学生出现用词不当、错别字过多、语言逻辑错误等现象,如“气”和“汽”、“像”和“象”等很多学生出现混淆的现象对于ABB、ABAB类词语多数学生只是想到红彤彤、白胖白胖等,体现出学会生对于成语、熟语等的积累明显不足,无法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二)对于优秀作品的审美意识淡薄。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学生从优秀的文化作品中可以获得审美感受和愉悦感,从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生活的美。在日常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投入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之中,更加难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人物所处环境和心理状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没有带着期望认真阅读,这种粗略、浅层的阅读导致审美体验难以发生,无法体验到作品中的美感更难以获得美感体验。
        (三)高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从整体来看,小学语文素养发展不平衡,有的学生分数较高,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且高低根数之间的分值差距较大。


如从口头表达方面来说,有的学生语言材料丰富,感情丰富且内容上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的学生则语言材料严重匮乏,表达内容离题万里,语言逻辑混乱。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小学语文选材往往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课文内容还是插画,多数是选材于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面对错字百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等现状,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生活案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搭船的鸟》中教师应该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创设情景与作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乘船途中的所见所闻,学生在淅淅沥沥的雨水声中仿佛看到头戴斗笠的船夫,雨声逐渐消失的时候远方飞来彩色小鸟站立在船头。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形进行详细的描述,这种主动创设情境体会大自然神奇,通过文字、视频、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的联想和富有韵味的朗读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尤其是在学习古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的过程中,应该仔细品味、揣摩、感受文字的文学意蕴,联想画面中的内涵,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再造文字形象。如在学习《杨氏之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和谐婉转的方式吟诵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主想象孔君平上门拜访时的画面,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对杨氏子人物形象的还原,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杨氏子语言和智慧,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心灵上受到震撼,更加全面的理解人物形象,进而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
        (三)发展整体性教学,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题材、题材等不同,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意图,影响着小学语文素养的渗透和发展。语文本身是一门以语言为核心、承载多元文化的体系,采用整体性教学就是要整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有序的安排各种教学活动,一次来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的时候,要为学生提供一段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掌握关键词从复述文章的情结到复述文章的内容,进而通过主题的升华进行创造性复述。
        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课程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新世纪的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7)
[2]辛涛,姜宇,林崇德,师保国,刘霞.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