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银丽
[导读] 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因其重理论、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符合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最新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包含:地理综合思维、区域协调、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四个维度。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银丽

[摘要]  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因其重理论、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已不符合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最新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包含:地理综合思维、区域协调、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四个维度。地理实验教学正好强调学生主动感知、实践、探究,在揭示地理现象及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方面,发挥着地理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基于地理实验教学的内涵、地理实验教学的现代功能及实验设计的原则去探究地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  地理实验;地理教学;地理实践力
       课标在基本理念上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课标的内容标准则在多处提出地理实验的建议,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可见,地理教育必须进一步树立地理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建设地理实验场所,为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创造实践条件与机会。
        1.地理实验教学的内涵
        地理实验是指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实践活动[1]。因此,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为掌握其它知识打下基础。按照地理实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2]:
        一、地理演示类实验:常作为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是指借助地理教具、标本、模型等操作,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按照其物化形态可分为实物演示实验和计算机演示实验。
        例如,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演示实验,将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位置予以展示,从而将宏观抽象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二、地理制作类实验:是指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课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制作地理模型、地理教具、地理标本等的教学活动。按照制作素材的物化形态,可以分为计算机制作实验和实物制作实验。
        例如,学习“时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开展实物制作实验仿照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图1-1时区和国际日界线”制作一个时区笔筒(在图①上标出全球24个时区,作为笔筒壁;根据图①纸的大小,制作如图②所示的笔筒底),学生在动手参与制作的过程中对时区的相关内容会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其动手操作技能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地理实践类实验:指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的地理观察、观测、考察等教学活动。
        例如,在“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圭测法”的原理,由学生借助竹竿、绳子、刻度尺、手表等器材,参照图1-2所示拟定实验步骤,并以小组为单位测出∠OEP(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2.地理实验教学的现代功能
        2.1利于培养地理科学学习方法,提升地理学习技能
        自然地理中很多的地理现象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地理实验将理论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生活中观察、推理、归纳出地理知识,并用所学地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技能,转变地理的科学学习方法。例如:打开冰箱门感受下方的空气比上方的更冷,可进一步推理归纳出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冷气团在下而暖气团在上的地理原理;通过“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实验,可以让学生明白购买房子要考虑到朝向、楼间距等;通过“热力环流”实验,掌握地理原理,并能用于指导生活中安装空调与暖气片的位置。
        2.2利于增强地理科学素养
        虽然地理实验大多为模拟自然界现象,但作为科学实验,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学生需要控制好实验条件,如使用的材料、实验时间、气温状况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开展实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求实的精神。此外,有些地理实践类实验需要长期观测、记录才能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姜乔.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7.
[2]史利杰、徐宝芳.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3]朱雪梅、吴敏.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2).
[4]陈炳飞、付伍明.“非常规”地理实验的价值与开发[J].教学与管理, 2010(1):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