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达人秀—使用函数》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田芳
[导读] 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电子表格中一些常用的函数

辽宁省东港市第四中学   田芳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的情境中,认识电子表格中一些常用的函数,学会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格式化表格?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利用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重点:Sum?Average?Countif等函数的使用
        难点:正确使用函数
        (三)教学策略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一般计算机水平的能力,能熟练打开和保存Excel工作簿文件,对Excel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于数据填充有了较充分的认识,有对数据排序的能力,具有格式化电子表格的能力?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有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50台计算机,全部联网,有电子教室软件?
        (五)设计思路
        1.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学校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对于班级成绩需要进一步统计处理,如何处理是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全体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来学习?
        2.讲授新课
        (1)认识函数
        通过教师的初步演示操作,同学之间进行适当的讨论,在教师的适当提示之下,让学生初步认识函数,初步了解函数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形式下,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Sum?Countif的讲解
       在初步了解函数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细致讲解?演示Sum?Countif函数,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指出函数的功能?操作方法?参数如何输入?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地方,让学生对这两个函数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对这两个函数的掌握起到对其它函数的触类旁通作用?
        3设计活动,巩固练习 
        在学生初步掌握函数Sum和Countif函数使用的基础上,通过评选“表格设计师”这个活动调动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小组内交流评选,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注意了分层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
        4.教师总结
        对整体情况作出总结,对易犯的错误进行强调指出?
        二?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怎样才能知道大家拿零用钱普遍都做什么事情呢?
        【生】:可以通过调查。?
        【师】:主意很不错,大家对于零用钱是怎么用的呢?都用到那里了呢?
        【生】:买书……储起来……买零食……玩游戏……买运动用品……买衣服……
        【师】:好,大家的用途很广泛。其实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Excel电子表格也能帮助我们呢!
        今天,我就带大家利用Excel做一次关于“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的小调查。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这次“亲密接触”,能够让你们感受到Excel电子表格的魅力。??
     ?【师】:在本次调查中,大家不仅要做调查者,而且还是被调查的对象。先根据调查项目和对象设计制作好的调查表格来收集全班同学的调查数据,然后老师会将调查的数据分别发至各小组,各小组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后,讨论并制作出你们小组认为最能分析出结果的图表,加以阐述。?
?    【师】:明确了基本思路之后,我们赶快进入行动吧!??
         二、完成调查数据。
        1、在教师机ftp://192.168.0.1共享的电子表格中,确定调查表格的基本结构,“零用钱的主要用途调查表”。列标题依次为:座号、姓名、调查项目(书籍、储蓄、零食、玩游戏、体育、衣服);学号列根据班级人数利用填充柄输入数据;最后统计项目,行标题为:总人数、百分比(总人数占全班人数)
        2、数据收集。要求:在确认的调查项目下填写数值“1”,否则填入“0”。
        教师机FTP共享给学生制作的“零用钱的主要用途调查表”,学生作为被调查者填写调查表,即在座号号对应的姓名所在行中确认的调查项目。
        三、小组讨论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主要操作:SUM函数和百分比公式。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利用常用函数中的自动求和(SUM)函数和百分比公式对调查表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并对调查表做适当修饰(字体、边框、颜色等)。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本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反映一些普遍倾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
        通过分组讨论,确定最终用图表体现零用钱主要用途的相关项目与数据。
        四、调查结果阐述。
        分小组展示调查图表及阐述调查结果(要说明理由),并评选优胜小组。
        利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小组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阐述,学生进行互评,老师点评。最后由教师来总结点评学习成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
        五、总结巩固。
       【师】:不是简单的把数据图表化就能更有效的表现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要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示。常见的数据图形化有三种类型,下面大家讨论一下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将图表类型名称列出,后两列空着,让学生讨论回答。)
       【生】:分组讨论,各组分别派代表发言。
       【师】:给出图表,总结三种图表具体用途及使用特点。
        六、教学反思
        Excel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大多着重于一些基本的内容学习,如常见函数,排序,插入图表等。而且这些内容多是分块进行的,对学生而言,因为没有在工作和生活中对Excel比较普遍的应用经验,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也就基本是停留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层次上。那么在教学效果上,也就很难达到教师所期望的,让学生领会和感受到Excel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强大功能应用的效果。
        本节课设计意图,就是作为一节Excel综合活动来上的,需要有前阶段的基本学习做铺垫;但也可成为Excel单元学习的一个主题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