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初中生家庭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朴京丹
[导读]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尤其是对身心发展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更重要。

吉林珲春市第六中学    朴京丹 133300

摘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尤其是对身心发展的初中学生来说是更重要。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主观幸福感也会有差别.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且国外有很多关于家庭环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研究,但是国内对朝鲜族初中生的实证研究很少,因而研究朝鲜族初中生家庭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有其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珲春市第六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分别从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双亲、单亲、无亲以及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上研究家庭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探究家庭环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用了中学生家庭环境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来调查,调查以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朝鲜族初中生的在家庭条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睦的家庭(双亲)的孩子们比离异家庭(单亲)的孩子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更多。
(2)朝鲜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所感觉到的主观幸福感比独生子低一点。女生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比男生高一点。
(3)本研究中朝鲜族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
 综上所说,朝鲜族初中生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氛围的家庭环境。但是现状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出国等原因不能跟父母一起住的学生比较多。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不是很高。所以父母需要关心子女并了解子女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朝鲜族初中生;家庭环境;主观幸福感
        了解在中考的压力下学生们的家庭环境情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从初中生家庭环境探讨其对主观幸福的的影响,让学校、家庭加深对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视,并从中寻找出有效的改善家庭环境的方法,这对主观幸福感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另一方面,现阶段对于民族这一人际变量是否会影响家庭环境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少,而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关于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因而有其理论意义。
        家庭环境是指一个家庭的各种条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包括气氛、氛围也有人们所感受到的情感等等,对家庭组成员起着潜移默认的作用。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生活的评价包括情感性和认知性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工作学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和社会关系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与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相关性。家庭环境良好的初中生,更有可能感受到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更能体验幸福感。反而家庭环境状况不太好的学生可以预测到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也会低。



        论文选用的量表为《中学生家庭环境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珲春市第六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310名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进行收集,经过筛选共得到效问卷29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5%。
        2009年陈晖编制的《中学生家庭环境量表》的所有题目使用陈述方式,共28个题项,其中5个反项题,本量表共包括家庭环境的六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和睦性、亲密性、沟通性、文化性、修养性、民主性。问卷总体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98~0.879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594~0.803之间。
        张兴贵2003年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一共有37个项目6个分量组成,包括友谊、家庭、学校、环境、学业和自由满意度等维度。
        调查结果为如下:
       (1)朝鲜族初中生的在家庭条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睦的家庭(双亲)的孩子们比离异家庭(单亲)的孩子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更多。
       (2)朝鲜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所感觉到的主观幸福感比独生子低一点。女生感受到的主观幸福感比男生高。
       (3)本研究中朝鲜族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对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的是他是否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双亲家庭孩子感受到的幸福感比单亲家庭的孩子高的多。还有包括学习成绩,双亲家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单亲家庭的学生高一点。
        综上所说,朝鲜族初中生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对主观幸福感起到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氛围的家庭环境。
        对学生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激励人的奋进。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学生感受到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陈晖,中学生家庭环境问卷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
[2]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3):214-217
[3]Diener E.Subjective well 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95
[4]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26(2):153-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