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杨洁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杨洁
[导读] 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基础学科,其能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

哈尔滨市一曼小学校  杨洁

摘要: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基础学科,其能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师不能忽视数学教学的作用。数学是一门理科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其不仅有着较强的抽象性,而且数学题目的答案还具有唯一性。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要掌握好教学的时机,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论述如何才能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提供给相关教师作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指的是对某一件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等形式准确的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理性的去看待事物,找到事物背后所对应的本质。据目前的数学教学的内容来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数学问题所产生出来的抽象理念能够很好的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独立的去思考数学问题,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1.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很多家长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可能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没什么用。其实不然,逻辑思维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其能够有效的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理性的去看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之中,决不能照搬套用别人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开展一个小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在游戏情景下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的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办法
       2.1推理法
       推理演变法其实就是通过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来推导出结论,根据结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猜想。推理演变法主要是通过三段法来对数学内容进行研究和学习。借助三段法来进行的一些推理演变能够让学生形成理性判断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起来。
       2.2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通过很小的一个知识点,就能够快速的去理解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在做数学题之中使用归纳法,能够使学生较快的找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获得更多全新的数学知识。
       2.3实验法
       实验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小,原因是因为在小学阶段中,数学教学大纲重点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上的教学,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弱化。


虽然如此,但是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要把握好实验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将数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4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通过利用两个相似的数学知识点来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可以掌握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学习到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负数这一节的时候,由于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范围相对较少,负数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温度计来引导学生进入负数的世界,让学生了解正负数的区别,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办法
        3.1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为了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先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做起。例如: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做题,通常会直接去套用老师教过的方法来进行解题,当然也是可以解的出来,答案也是对的但是这种情况下,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约束,这时应积极的鼓励学生换一种解题方式去做该数学题,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一些老师没有讲解过的题型时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3.2分层次的布置作业
        由于不同学生之间,数学基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数学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一定要分层次进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性相对较强的题目,进一步的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样就能防止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抄袭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业。另外,在布置作业量方面,也要对作业量做好控制,适度的给学生布置作业,避免出现太闲或太忙的情况下出现。
        4.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很多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使得教学的质量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学生也只能依靠做课后的习题来巩固自己的知识。由于数学知识相对较难,且一环扣一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根本无法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无法保障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这对于学生形成一个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面仍有所欠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层次的布置作业等,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丽芳.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8
[2]杨启才.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 116-116.
[3]来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