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朱鑫涛
[导读] 中国画是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也是对中国文化呈现不同形式的独特表达方式,其包括笔墨的轻重和色彩的浓淡,以此来传达不同的美术意境。

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海亮教育园海亮外语中学 朱鑫涛  311800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也是对中国文化呈现不同形式的独特表达方式,其包括笔墨的轻重和色彩的浓淡,以此来传达不同的美术意境。所以在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过程中,通过开展中国画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中国画学习之中,领略到中国话的魅力所在,以此感受到传统优秀艺术的内在价值,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分析研究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国画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增强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内容,也是开展数字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对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文化修养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承担的重大的教学责任,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而通过中国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中国化的内在魅力,进而促进学生在中国化学习之中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与感知能力。
        一、高中美术课堂国画教学不足
        1.对国画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教育体系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巨大的高考压力,因此对于高中美术课程而言学生与教师都可能性的选择忽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高考的学科之中,以此降低了高中美术学科教学的地位,特别是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国画教学一直不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因此,在教学体系之下并没有将中国画教学郑重的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为学生带来一个不够全面的中国化教学介绍,使得中国化教学处于一种不良的发展过程中。
        2.对国画了解不多,学习热情不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对于绘画越来越失去了兴趣,特别是对于传统笔墨绘画而言,学生取而代之的是进行水彩画和西方的油墨画。因此对于中国画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特别是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国画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无法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挖掘,这也是因为学生对于中国画了解不多,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3.教师国画教学方法传统,与学生学习状况不符
        高中美术教师在开展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枯燥,永远只停留在绘画知识传授之中,让学生通过理论性知识记忆的方式完善对中国画内容学习的效果和基础,而且在中国画绘画引导过程中,教师也会让学生通过临摹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绘画技巧的提升,在长期训练发展过程中必然扼杀的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无法对中国画深层次的内容进行挖掘,降低了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可能。
        二、中国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思想
        1.充分利用影视资料
        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国画欣赏教学的引入,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素养,并且在学生自身的理解水平和认知水平过程中,也能够深刻理解到中国画中所包含的道家思想。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在创新优化中国画教学之中,应充分借助影视资料的内容,让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开展对中国画内容的审美和鉴赏,以此活跃美术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升高中美术中国画教学质量和水平。
        比如,在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时,美术教师可以先在课上播放一些关于宋代市井生活的影视资料,如截取电视剧《水浒传》的片段等,让学生通过视频或文字资料了解宋代人的生活习惯;接着可以借助教材或多媒体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作品;最后让学生在画卷上找出相关事物,分析可以将画面分成哪三个部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2.临摹简单作品
        高中美术教师在创新中国画教学内容与方法过程中,可充分借助临摹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水墨创作,降低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难度。当然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临摹教学引导之中,应引入正确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关注到临摹只是一时的学习情况,之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想象和创造发挥无限的可能,探索中国化的内在世界,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画绘画的基础技能,实现学生绘画思维和技能的长足发展。
        此外,教师应让学生在掌握简单的基本造型方法后再掌握笔墨技巧,避免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当学生掌握初步的造型能力与笔墨技巧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让学生思考与探索国画世界。
        3.引入中西绘画作品对比
        本身中西绘画作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绘画方法和绘画技巧上都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高中美术教师为了完善中国画的教学体系,便可以通过中西绘画作品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一点点参透中国画教学所带来的意境美,感受到中国古代绘画大师所绘画出的内容具有多么强悍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如将《采薇图》与《蒙娜丽莎》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物画追求生动气韵的特点,不同于西方绘画追求写实风格,进而从文化层面看待两者的区别。
参考文献:
[1]徐红波.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中学教学参考,2017(3).
[2]张宇.校外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索.黑河教育,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