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疫情主播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马仰楠
[导读]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全国各地教师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马仰楠
 
摘要:“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全国各地教师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教学差异性,从整合课程资料,优化课前设计;结合课程特点,发挥平台优势;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身心健康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小学  线上教学  深度融合
        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开始,举国上下进入紧张的防控疫情、阻断蔓延的阶段(简称“疫情”)。在阻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学校蔓延之际,教育部发布延迟春季开学的通知,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发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倡议。校园停摆,全面转向线上教学。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各地区各平台百花齐放,纷纷推出“线上教学”“网络课堂”等实施方案,很多教师开始开播网络课堂,有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直播课堂等各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
        从教以来我一直参与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融合,经过几年一线教学实践和这次疫情担任线上主播略有心得。面对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自身条件以及网络资源,如何有效保障好“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线上学习,我结合自身线上主播的教学实例,与大家探讨。
        一、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前设计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需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理解教学内容。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每一周,同年级同学科都会利用钉钉平台进行云教研(图片省略),结合平台的功能、特点,实现学科研讨。
        疫情期间,线上开放资源琳琅满目,要善于利用国家教育资源、校本资源、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教学资源,再从中筛选出要用的课件、微课、短视频、学案、电子教材、联系题等,从而建立其自己的备授课资源库,最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对资料进行整合,形成有效资料。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知识点时,我制作了“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三角形内角和”的微课,再下载广州电视课堂“三角形的特性(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视频,利用剪辑师将电视课堂中有趣的教学动画视频制成微课,将其插入PPT中,使整合后的教学资源结构紧凑,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突出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了这一单元的教学效果,让他们也获得了成就感。



       二、结合课程特点,发挥平台优势
        1.软件操作技能
        线上课堂实现教学有很多方式,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疫情期间,教师基于钉钉平台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源、直播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互动反馈等教学任务。学生也可利用钉钉平台接收学习资源、教师课堂教学、参加学习互动、完成作业和进行巩固训练。线上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特征的小学生进行选择点播、直播或辅导等教学形式(图片省略))。选择有效的网络平台是前提,教师和学生的操作越简单、越实用越好。
        例如:数学学科《三角形》中有一课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授这一知识点时,基于钉钉平台利用广州电视课堂录播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录播视频中有很多个来自生活中的小视频和动画,电视课堂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来传授,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懂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语文学科中,文本个性化分析理解这一难点知识采用学生自主阅读、和老师、同学互动等直播形式,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大大提高了授课质量。
        2.网络监控和管理技能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制力较弱,教师通过线上有效学程管理来实现小学生线上学习的“行为养成”是重中之重。上课前,用钉钉的签到功能进行课堂点名,督促学生参与;上课结束后钉钉会立即生成直播统计表,统计各学生进入直播间时间和没有进入直播间上课的学生(图片省略))。在线上教学中为了增加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课堂的互动性,可以在上课时开放学生视频和语音权限,创设多点互动,同时可以监管学生课堂情况。
        三、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教育是面向身心全方位的,在线上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生活方面的各种表现,如班主任教师需要关注家庭劳动方面;语文教师需要关注阅读习惯;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居家生活中的数学;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小空间中如何锻炼身体等方面的内容。线上升起仪式可以这次疫情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小结
        “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不只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急之举,更是撬动教育变革的一次契机,线上教学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决定基础教育的线上学习成败,关键是人与技术的融合。
疫情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相信2020年的这个春天,我们的数字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中国智慧教育的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陈大平.停课不停学,我们在行动[N].中国教师报,2020-02-19(015).
[2]李中文.停课不停学,不妨再细些[N].人民日报,2020-02-18(012).
[3]涂建敏.搞好“停课不停学”也是重要“战役”[N].杭州日报,2020-02-15(002).
[4]刘永树.让“停课不停学”从“有序”走向“有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3(334).
[5]杜鹃,石雪飞.防疫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线上教学实施建议[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