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翁始茂
[导读] 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带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也能有效的增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帮助教学梳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广西省东兴市第二中学 翁始茂  5381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仅带来造成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也能有效的增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帮助教学梳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课堂生成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学生原本对于生物知识的接触不多,对于生物知识的好奇心较重所产生的。作为教师而言,应当正视课堂生成性问题的产生,及时的调节自身的情绪,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和基础知识应用,解决此类问题的产生有效的推动生物教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
关键词:课堂生成性问题;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为了全面适应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课堂生成性问题的产生,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实践学习的观念,全面增进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认识,进一步推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生成性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理解不全面导致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理论知识盲点问题,应当以积极的形态进行应对,同时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来,全面加深对于基础知识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提升生物学习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稳步提升。
        一、课堂生成性问题处理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的回答,而很多教师也都置若罔闻,这就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来很多教学的知识点学生都不能充分的理解。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发挥课堂教学优势,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提问教学的相关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直抒胸臆,这就逐渐形成了课堂生成性问题。《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生物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而言,要充分梳理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以课堂秩序为基础,以生物基础知识为依托进行提问,提问的过程中要尽量的表述出自身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增进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教师以正确的处理方式对课堂生成性问题进行集中的解释,有效的避免了课堂混乱现象的产生。另外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也能有效的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逐渐提升,全面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通过课堂生成性问题处理培养初中生物课堂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对比提问,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很多教师认为生物教学不需要针对性的实验练习,只需要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就能有效的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素质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初中生物教师也应当充分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应用和讲解,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全面的生物知识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从而全面提升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自主的进行实验观察。例如在进行细胞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身上的多皮肤和毛发细胞进行观察,通过不同的观察效果,让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生物教学,同时有效提升生物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通过观察分析提问,培养学生生物观察能力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学知识都是需要通过观察得知的,作为教师而言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事物的观察,从而获得自己的结论,一方面增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生物学习质量,推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菌的产生过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准备一个密封的罐子和一个没有封口的罐子,以及两个完整的苹果,将苹果放置在两个罐子之中,让学生在家中进行观察记录。通过一个星期的记录,观察每天苹果的变化情况。一个星期之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录讲述,提出针对性的生物问题,教师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影像观察提问,培养学生生物理解能力
        生物细胞学的讲解是抽象的,不同的生物细胞的表达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对生物细胞的分解和不同的细胞特点进行观察,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加深对于生物细胞的理解。在进行有效的观察之后,学生自主的进行问题的提问,而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的收集,然后通过集中的问题梳理,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增进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另外通过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生物分析的能力,也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强化空间想象力的养成,更好的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结: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作为教师而言,应当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来,通过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及时讲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养成,有效的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还不全面,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相对较为抽象,教师应当调整自身心态,正视学生提出的多种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联系和实际观察中加深对于初中生物知识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生物学习质量,进一步发挥生物教学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生物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策略[J]. 班利法.??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
[2]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J]. 陈丽红.??才智.?2016(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