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剪纸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表达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徐丽珍
[导读] 在我国传统剪纸艺术属于一种镂空艺术,实现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在传承发展我国传统艺术上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乐清市英华学校   徐丽珍

摘要:在我国传统剪纸艺术属于一种镂空艺术,实现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在传承发展我国传统艺术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在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视文化传承,特别是在美术教育中能够充分融合传统剪纸艺术。在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剪纸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剪纸艺术创新表达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以此促进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剪纸艺术;文化传承;创新
        在我国传统剪纸艺术是发展悠久的历史文化,其研究价值比较高,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剪纸也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当前西方艺术以及内在文化转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剪纸艺术发展,其传承和创新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非常重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剪纸艺术,能够使小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并通过自身的想法进行创新,以此实现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剪纸艺术创新表达的意义
         小学是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传统工艺教育只能从表面装饰水平转变上体现出来,从而给人留下过时以及适用性差的印象。为符合时代发展现状以及小学生实际教学情况,我国一些小学美术课程无法有效融合传统艺术和文化,并且也没有实现美术通识教育,所以学校和教师无法准确认识到美术教学中融合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但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能够给小学美术教学创新表达传统剪纸艺术非常重要的机会,不仅能够完善美术教学形式、模式,提升美术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有效创新和传承剪纸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以此促进小学生了解、保护和发展传统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二、美术教学中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方式
        (一)融入可变元素,促进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我国剪纸是一门传统的镂空艺术,具有随意性和可变性。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创新表达,需要美术教师寻找和挖掘剪纸中存在的可变元素,使剪纸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1、丰富操作材料
       在剪纸教学中,材料是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特征以及内涵,通常会带给作品更加良好的表现效果。传统剪纸教学中纸质材料是常用材料,而只有纸质材料很难促进学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收集一些生活和学习中比较容易获得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各种剪料,使学生的剪纸艺术更具创意,提升剪纸活动的挑战性和精彩程度。
        2、充分运用色彩
        人的情感会受到色彩这一因素影响。剪纸作品将为常见的形式是白底彩纸,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总是运用相同色系的物品,不但会影响其创意激发,反而会消灭其兴趣。因为,教师基于传承角度大胆运用色彩,可以混搭黑白、红绿等较为夸张的对比色、五彩色和类似色,这些在学生的作品中可充分展现出来。



        3、拓展内容图案
        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以剪吉祥物为主的观念,通过书籍、网络、课堂等让学生接触欣赏各类花纹图案,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使动植物、建筑、风景、抽象图案、变形字等都成为学生剪下的作品。
       4、巧组剪纸作品
        艺术创作最后一环时呈现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只为等待这一环节。美术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经验和水平,基于一定审美角度,灵活结合学生创作的作品。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单独完成单幅剪纸;多幅成画可以由几个学生相同风格的剪纸内容组成;低年级小学生可合作完成单剪成幅作品,一个大幅作品可由多个小图案组合。
        (二)提高剪纸利用率,拓展价值功能
        物品有越强的功能性,越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和创新思想。传统剪纸艺术不仅具有欣赏性功能,教师也须对其利用价值进行挖掘。
        1、装饰物品
        自己动手制作的魅力可以吸引成人,更能够吸引小学生。学生通过自身的小创意和制作可以给事物带来更多的美好。学生利用废旧盒子制作收纳盒,用剪纸作为装饰,使其更精美;也可将剪纸应用在单调书皮、手机壳、文具盒等物品上,使其更加精致,就像是艺术品一样。
        2、制作书签
        剪纸后会产生许多边角废料,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些材料做成精美书签,增强废料实用性[2]。
        3、时装表演
        教师也可在服装商体现出剪纸元素,学生可通过剪纸支撑服装,并由学生亲自穿上这一服装进行展示。
        (三)提升剪纸创意程度,促进教育发展
        1、教学更灵活
        创意能够开拓教师教学思维,可激发教师教学激情。美术教师转变自身思维,有效开展创意剪纸教学,增强自身教学激情,使教学更灵活,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
        教学工作应有着新的前进目标和突破口,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美术教学中创新剪纸活动,可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进一步发展,使教师准确掌握思想创新的重要性。可在创新表现形式、扩大展示平台以及挖掘价值功能等方面赋予传统剪纸艺术新意,展现出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及活力,确保传统文化和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
        结束语
        通过上述可知,传统剪纸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可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拓展其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因此,探究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表达非常有必要。可从融入可变元素、提高剪纸利用率和创意程度等方面促进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中的有效运用,促进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送英.中华传统剪纸艺术进入中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J].神州,2018,(31):166.
[2]吕文玲.民间剪纸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J].文存阅刊,2019,(1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