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王晔 213114
摘要:初中物理在初中的教学中十分重要,而目前由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新课改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已经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学生学习。而是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然后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实验教学的意义,最后探讨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希望能为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科学创新能力
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其深化改革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处于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打好基础。尽管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都非常重视,但由于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物理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等原因,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一直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中缺少激情,对于物理学习没有新意,这些问题十分普遍。
1.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1教学观念和现代课程相违背
在我国的教育中,一直强调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其不仅要具备基础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观念。有学者指出:“未来高年级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活动观。”所以,在对于初中课堂而言,主要的改革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实际上,在初中物理课堂当中,大部分物理教师仅仅是依托于书本,片面强调物理知识点的重要性,对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仅要求了解理论知识,熟悉考试考点,缺少了对素质教育和方法论的教学。大部分物理教师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思考行为启发不深,主要是围绕着教师讲解做文章。现代化教育课堂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思想,彰显自我价值。尤其是在物理课堂中,教师不能简简单单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观念,而是要肩负起授业解惑的责任,让学生们学会自我思考。
1.2教学方法陈旧,信息化程度不足
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长久的时间来达到目的,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中,教师都可以通过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以达到目的。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偏向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采用,比如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法,像情境创设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应用极少,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于这些新教法的认知还不强,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教师在备教法时不知道如何将其灵活应用在课堂之上,导致信息现代化程度不足。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而一些初中物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其在日常课堂中不能采取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对于这种课堂缺乏学习兴趣。
有一些初中物理教师,虽然采取了信息技术改进了教学方法,但仅仅局限于多媒体的应用方面。其在教学过程中换汤不换药,只是将黑板改变为投影仪,将板书改变电子课件。这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传统方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将人工灌输知识变成了电脑灌输知识而已。而部分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十分简单,不能将教学目标和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只是将教学内容简单地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并不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是为课堂内容增添了一些图片,动画影音文件的内容。如果把信息技术局限于对教材本身的改变上,不能良好展示教师对于教学素材的思考和理解,那么物理教师也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和体悟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造成换汤不换药的情况。
1.3物理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各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评价不仅能挖掘学生潜能,也能让教师针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教师评为主,很少采用学生互评、自评和小组评等,导致学生对自己的物理学习困难了解不够深刻,不能及时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问题。同时,教师在评价中仍采用“唯成绩论”的思想,即便学生在物理实验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上再高,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被定义为一个差生,慢慢的他们对物理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害怕老师的提问,科学创新能力较弱。
2.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实验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对于初中物理课堂而言,利用实验教学模式的指导进行教学,不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其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转自己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和策划者,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物理实验的兴趣,组织生动的课堂自学、互学和展学活动,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存在不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点拨解疑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找到正确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分享答案,这对于提高初中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是很大的。另外,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能够对传统实验方式进行创新,并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3.1创设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十分有必要。但同时在创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需要遵守相关规律和固定原则,只有保证这样才能完成课堂教学。此外,当教师发现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学困时,可以通过比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氛围下发挥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这样他们的物理科学素养会提升的很快。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物理学情设计情境教学的内容,比如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根据他们的动手能力构建能力高、中、低三个小组,提高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互动性,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其相当于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所以,创设情景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所展开。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将物理教学中较为抽象的内容结合现实讲述的更加直观明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另外,经过直观化的物理内容能够直接刺激到学生的思维层面,从而为培养科学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3.2改进方法,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
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应该良好把握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自身权威性和专业性,在于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碰撞时,端正态度,积极引导,纠正错误。另外,教师还应良好把握以灌输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和物理课堂良好的融合起来,转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自身的教学方式,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实验教学的限制特别大。而数字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空间的无限制交流,比如学生可以进入物体内部,观察物体内部情况,了解分子结构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教师的口述讲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偏差,其获得的知识也就有所偏差。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能够打破课堂教学的空间、时间限制,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取教学内容。
3.3引导提问,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转变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比如说在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时,应该见重点放在引导上,引导学生思考、解答、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利用引导式提问能够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比如说,在进行“热胀冷缩”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创设问题,爱将一个金属球进行加热,然后将金属球通过金属环,学生能够观察到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然后将金属球放入冷水当中,过一阵后再穿过同样的金属环,此时金属球完全能够穿过。利用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4结合实际,培育学生物理意识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和生活密不可分,不论是学习物理的基本理论,还是学习其中的重要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际例子。所以说,想要达到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教材知识点进行,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比如说,如原理上在进行气体压强的实验中,对易拉罐中加入一些水后用酒精灯加热,直到罐口有白雾出现则用面团堵住灌口,这时撤走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会发现易拉罐变形接着其内部有一些声音。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从而在学习时就可以进行探究式学习,逐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发散到实际生活当中来,提高学生的物理意识。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教师也要通过举办各种物理实验技能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物理实验设计比赛,物理创新大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让学生感受到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更注意从实际生活出发,去说明一些现实的物理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到科技馆、博物馆参观,向他们讲解一些现代化设备工作原理,让他们积极的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有效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3.5利用实验,树立学生探究精神
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自身思维在主导,不论是发现问题还是分析问题,首先都是从自身出发。但实验教学的指导下,物理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授课式教学模式,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时间、思考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这个方面出发,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向学生展现科学的奇妙,并锻炼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在深层次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和创新意识。比如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浮沉实验时,基本都会出现错误认知,认为盐水的活性较小,所以其浮力较大,所以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向学生展示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与其他学生通过探讨,减少一些物理实验中常犯的错误。在学生给出错误答案后,教师通过进行具体实验进行纠正,让学生看到了解实验结果,同时纠正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其要根据实践出发,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生活的进步也导致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课堂上,比如记忆性教学、掌握知识点、考点、理念灌输式教学等等,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与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偏差过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利用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科学创新能力。从深层次来看,这也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倪凯健.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以苏科版“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课堂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0,(18):32-33.
[2]黄春梅,叶晓波.基于PhET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平衡探究实验”为例[J].林区教学,2020,(06):91-94.
[3]石永彦.吃透实验原理提升有效教学——以“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8):18.
[4]鲍亚培,景维华.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作品分析——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24-28.
[5]朱晓洪.玻璃杯:物理问题生活化的润滑剂——玻璃杯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几种妙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122-124.
[6]罗倩,张皓晶,张雄.STEM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以自制“简易密度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48-50.
[7]刘友余,杨琳.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优化设计——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