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下科学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范志刚
[导读] 新课改在教育领域实行地如火如荼,各学科都积极响应号召进行课程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江苏无锡江阴市实验小学    范志刚  214400

【摘要】新课改在教育领域实行地如火如荼,各学科都积极响应号召进行课程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这一教育大背景下,对于教学课堂的评判标准理应发生转变,以低年级儿童的学习为例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儿童主体性,基于儿童立场做出科学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儿童;立场转变;科学教学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将着重点放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课堂讲解是否细致,讲解过程中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到位等。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堂建设的效果,但是忽略了儿童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本文基于儿童立场,做出了一些关于科学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儿童趣味性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都需要做一个教学概况的导入,也就是开场。开场环节设计得好,就能非常有效地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一整堂课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这个切入点进行思考,教师可以采用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小游戏、利用多媒体、设置故事情境、使用问题导入等方式。
        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声音的传播》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开展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通过比划基础哑语让儿童猜测的游戏内容,顺势引入关于“声音”的概念、意义及应用。又如《太阳系》,该篇章的主要内容是为儿童们介绍关于太阳系的构成的相关情况及八大行星的基本概况,对于大多数的同学而言,太阳系是一个虚无而又缥缈的存在,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般教学模式下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教师应当转变一下视角,思考在处于儿童那个年龄段所具有的学习特点,不难得出教学开展需要教师导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比如说,教师可以提问有关杨利伟的相关知识,顺理成章地把儿童的关注点引入太空,接着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从声音和画面等多方面对儿童们进行感官上的刺激,增强儿童的代入感和体验感,自然衔接到教学内容中去。
        二、开展小组探究,提高儿童参与度
        分组学习的方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就已存在,但是也不难窥见已有的一些不利用教学进行的弊端。比如说传统的分组学习下,为了便于教师的统一管理,往往会有一个“小组长”的设置,且由于各种原因,小组长的有关权利最大,这就很容易导致两种极端的情况产生:第一是学习任务全部落到小组长一个人的身上,收集材料,科学研讨,总体汇报等由组长一人包揽,这不仅锻炼不到其余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容易造成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第二则是小组长将相关学习任务一并推给组员,置身事外,一方面是容易助长组长自身不负责任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班级内部的合作与团结。



        因此,在新型的小组学习活动开展下,教师可以采取”人人都是小组长,人人都是小组员”的方式,将学习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儿童的身上,让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一份“主动学习、积极配合”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组内分工、记录和汇报等环节都不至于受到阻碍,也可以非常有效地锻炼到每一名儿童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培养起小组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分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到的一个点是,由于儿童本身发展的特点,在学习上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教师在为儿童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组内人员构成的合理性,好的组队能够帮助实现每一名组员的成长。
        三、融入生活内容,增强儿童获得感
        科学这一门学科因为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殊性,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容易使得课堂氛围走向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多加融入生活中的常见元素,将科学与儿童间的距离拉近,把高深的科学“接地气化”。一方面是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当所学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互紧密联系时,儿童们的获得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增强。
        比如说,《消化器官》就是一个与我们人体紧密联系的内容之一,教师在基础知识的讲解过后,可以设置实验,如亲手蒸一个馒头等,让每一名儿童进行品尝,并特意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忘记放糖”,在学生品尝过后可以询问馒头的味道中是否包含有甜味,答案是肯定的。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入本届教学内容中有一定理解难度的知识点“消化的过程及唾液的消化作用”。牙齿、舌头与唾液各司其职,想必儿童们在馒头的细细品尝中已深有体会。这样的一堂课进行下来,不仅能成功地为儿童们讲解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儿童的思考,拉近老师和儿童间的距离。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教学的进行需要多从儿童角度思考,站在儿童立场下进行策略的安排。本文提到的有趣的开场、合理的分组以及生活内容的融合等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各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积极发挥自身创造性,结合文章内容,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策,在帮助儿童实现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翩.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2020, 000(005):P.22-22.
[2]司徒敏. 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学探索[J]. 湖北教育, 2019, 000(004):P.56-57.
[3]孟王芳. 基于儿童立场上好一年级科学课——以《观察叶》一课教学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 000(00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