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北城世纪城学校 陈明林 231157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于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根据化学的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要想方法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学更好的开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实验活动的教学进行探究,使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在实验中进行探索并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教学水平;实验教学;中学化学
一、引言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形式的化学现象也随处可见。而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首先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从目前的初三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看,仍然存在着不足,会有部分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实验或者让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实验,学生们会觉得化学实验是枯燥乏味的,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会大大降低,对于化学实验,经常是看不清化学实验现象、搞不懂化学实验原理,更不会主动动手操作,不能够满足中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
(1)探究性原则: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能够应付考试,也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就足够了需要抛砖引玉,通过简单的知识点让学生们主动探究更深层次的知识点。对于实验教学来说,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发展,倡导学生探究实验,这才是实验教学的本质价值取向。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的综合提升,让学生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入手,主动根据了解其原理,掌握变化规律,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深入探究、动手实践验证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渐进性原则:学生刚开始接触实验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比较好奇,但是由于化学实验的危险系数相对较大,所以,导致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很茫然。因此,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实验之前对实验进行讲解,实验安全以及实验步骤先进行简单的介绍,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之后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们发挥他们的探究精神,科学有效的进行实验。
(3)灵活性原则:随着课程改革,各个中学都开展了实验教学,但是也有部分学校的实验器材不够齐全,导致教学过程中所要求的部分实验无法操作。因此,教学中我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转变教学策略。对简单的、重要的实验,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操作,对其他难度比较大、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探究实验则由教师自己进行实验,可以适当要求两名学生进行辅助实验,让学生们观看自己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互动,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三、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化学实验不够重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感觉实验课的学习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对于初三的学生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因此,直接放弃实验学习,直接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用理论课代替实验课。不能够正确认识实验教学对于初三学生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实验操作能够内化化学知识的功能。
另外在实验教学中,没能够正确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整个实验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实验如何进行,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反应产生什么,这一切的实验步骤都通过老师来描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不会有多大的探究兴趣。教师与学生主体的颠倒,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以及科学探究精神的养成。
除此之外在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针对性的评价,部分教师是不总结,对于学生的实验没有系统的总结,导致学生在实验过后,并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也不知道自己实验的结果是否正确;也有部分教师过度注重结果性评价方式,而忽视了过程性的评价行为。
四、针对实验教学提出的策略
(一)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应该具备自主独立完成体验探究的素质以及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视频教学或者演示实验先引发学生的兴趣,讲解实验时不要讲解过细,只要说明需要注意的要点就好。让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然后让学生们独立的进行实验器材准备工作,独立的思考问题验证为题,老师再根据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重点讲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处于实验的主体地位,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化学现象,教师可以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的实验进行化学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景,触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展示一瓶饮料向学生质疑:你怎能确定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学生纷纷讨论起来,并动手实验证明。接着我又发问: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析得出:既然饮料中可逸出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种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精心设计,有效指导,确保实验探究有序进行。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客观存在于化学实验中的。因此,化学实验在开展之前,化学老师必须对化学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个问题都考虑全面,保证学生们的安全问题。其次,在保障化学实验的安全之后,再加强实验的趣味性,对化学实验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课外趣味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整合、拓展或完善,深一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总结:总之,化学实验是一个很直观的学习过程,虽说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及高难度,但是,掌握好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在学习过程中无疑是学生们高效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作用,还要重视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应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化学实验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探究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J].张洪俊.中国校外教育. 2019(31)
[2]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活动教学策略的探究[J].陆建源.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