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邱凌
[导读] 群文阅读教学是全新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由单一走向了多元,由被动的接受走向了自主探究,知识面广了,阅读量增加了。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第六小学  邱凌   629200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全新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由单一走向了多元,由被动的接受走向了自主探究,知识面广了,阅读量增加了。课堂上学生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地学,而是有思考的,有辨识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综合性学习。这样的课堂老师费时不多,学生却收获不小。基于此,以下对群文阅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各个学科教师都在寻求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阅读作为语文教学重难点知识,运用群文阅读能改变学生被动汲取知识的现状,全面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都知道,高效的课堂是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的课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进行讨论和探究。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读读课文,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高效课堂也是讨论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思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并没有自己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往往很沉闷,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把一些学习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
        二、群文阅读的课堂应该是有深度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这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把读书放在了语文教学的最高位,而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阅读的新要求,群文阅读正好弥补了单篇阅读的短板。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的课文《麻雀》后,我以“母爱是什么”为议题选择了一组文本,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学三篇选文,小组合作填表,然后小组分别交流。学生在比较、讨论、探究中发现:一人一事抓特点,细节描写塑品质。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习作的方法。听了他们的讨论和分享,我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我们有时候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当我们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是琐碎的一问一答时,学生在讨论、探究中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习了《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后,我以“办法总比困难多”为议题,为学生寻找了一组文本:《乌鸦喝水》、《想办法逃出去》和《小公鸡和小鸭子》。


同学们通过学习讨论发现这三篇文章中的小动物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退缩,而是通过想办法:乌鸦最终喝到了水,小猪逃出了泥潭,小公鸡得救了。课后我又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小练笔: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写一段话.这样的阅读不仅读了,说了,写了,真正做到了阅读的延伸,思维的高阶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分析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学会识字。这样忽略了学生对整篇文章结构的理解。教师应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有策略的阅读。比如,在学习古代名著这一单元的时候,有一句诗说得好:“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西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教师可以按照这个顺序先讲《草船借箭》中曹操的聪明,之后再讲《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勇猛,紧接着在讲《猴王出世》中的孙悟空,最后讲述《红楼春趣》中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教师也可以以播放视频的方式将这些古代名著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对群文阅读的目标进行明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这就是群文阅读,但一些教师在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时,并不知道群文阅读的目标是什么。基于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时,确定阅读的目标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制定总的阅读目标,然后再制定每个单元的阅读目标,以此来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技巧。以部编版六年级下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民风习俗”,这一单元共包括四节课,有《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小青蛙》《藏戏》,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将“民风习俗”作为教学中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民俗习惯。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对北京的春节习俗、腊八节的习俗、老舍描绘的京味、藏戏的表现形式有更好的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对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更好地掌握,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结束语
        总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根之本,教师需紧贴时代发展趋势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群文阅读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现状,以较强的灵活性和易于学生理解特征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在短期内增强阅读能力,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娴.群文阅读视角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2019(31):10-11.
[2]吴祖明.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8(14):109-110.
[3]管娟.开展群文阅读,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