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孟文丽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孟文丽
[导读]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地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

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中心小学  孟文丽  552405

摘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地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和交流的基础,所以老师要积极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
        引言:总而言之,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并且帮助教师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解决教学问题对于语文教学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运用科学的策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重点
        从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并未深层次的了解阅读教学材料内容,使得教学缺乏重点,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缺乏重点,将会使得学生不能经过阅读教学完善自身的阅读能力。并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果缺乏重点,会使得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阅读学习不能落到实处,出现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二)教学观念传统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都是传统落后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人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地位。即使有部分教师有与时代同步的教学观念,但教学形式仍然没有转变过来,学生们在课堂上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我认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方案,还是开展课堂活动,都是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并没有将学生的意愿、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考虑其中,所以学生们就成了被安排的对象,他们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都设定了统一的教学标准,在课堂上学生很难有自主阅读的机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取教师的讲解,理解阅读材料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同的教学标准要求,所以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部分时候学生在阅读教学材料时,教师将自己的主观思想直接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小学阶段语文基础教学的重点。新课标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阅读作为关注要点,鼓励学生在阅读当中深刻理解,从阅读当中获取信息,提高语感,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然后把积累的素材应用到写作等活动当中实现知识的内化。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工具,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音乐、录音等方式纠正学生发音、语气等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学习优美的字词句,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匆匆》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本录音,搭配上直观生动的图片形象,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阅读,纠正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阅读活动当中融入文本,体会时间的珍贵,感知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二)提供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
        从牙牙学语开始,语文就一直围绕着人们的生活,生活的种种更是语文知识的来源。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生动的课堂教学,首要任务是要知道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并对此进行周到、精细化的设计,最后将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以此来为学生提供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为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要多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才能把学生生活了解得更清晰,更有利于从中收获丰富的素材。例如,在《找春天》这篇文章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每当春天来临了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使用这些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来让学生产生兴趣,之后进入正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三)以小学为主体教学,强化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过去教学中的“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切实使学生能够有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难题的能力。例如,在《动物王国开大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进行学习,将阅读内容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教师要通过阅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充分调动班级内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军锋.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55.
[2]董世海.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J].家长,2019(36):93.
[3]李洁.立足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