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庞明光
[导读] 通过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语言学习过程,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有必要的一项工作。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小学 庞明光 537012

摘要:通过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语言学习过程,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有必要的一项工作。要让小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基本知识的探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就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索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来推动小学生数学教学工作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渗透策略
        引言: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而交流是活动开展的必要环节,我们通过分析现有的交流方式,可以发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小学数学语言包括抽象性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分别在不同的层次上表达了数学的逻辑性。多数小学生解题思路是有的,但是总是因为数学语言运用不恰当而失分。文字、符号、图形都是数学语言的表现形式,分别揭示着数学的本质。而术语是数学表达规范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有效的运算并思考。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语言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工作。
        一、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数学语言
        例如,在教学“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目:“44×25”,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种算法,即把44拆成11和4,然后再用4与25相乘,在得到100之后再用11×100,这样,整个算式计算就会方便很多。这就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再用相应的算法及乘法结合律来进行计算。在教师进行具体讲述之后,便可以请几名学生来复述这种算理,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学生给自己出题的方式促进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类的计算。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环境,同时,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也活跃了教学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教学
        往往数学语言,掌握较多的学生能够拿到相对理想的数学成绩,而数学语言运用不准确的学生拿到的分数是不高的。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不符合规范数学语言体系下的数学解释往往认可度低。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语言的教学,让学生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比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并利用数学知识往往可以解决数学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对不同形态下的数学语言进行转换。比如在问题“比30少得多,比20大一些,猜猜它是几”的数学问题中,有“31”、“21”、“29”三个选项,我们要让学生建立数学符号,让学生完成数学语言的转化,用符号和数字来表示题目,选择正确的数字“21”。


比如在问题“这条鱼比60小一些,比20大得多”这个问题中,学生可以从“50”、“21”、“40”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数字“50”。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让学生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更加深刻,完成数学思路的转换与统一。
        三、在数学阅读中应用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语言体系,具有非常强的概括性,比较难以理解,在小学数学的授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精准、快速的描述出数学知识的内涵。最为典型的数学语言就是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人为规定出来的,非常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们就需要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法,让孩子们在阅读教学中理解这些符号和专业语言的含义。如果学生难以理解那些深奥的文字的意义,也就很难记住数学书中比较简略比较具有概括性的数学概念,在做题的时候,也不容易读懂题意,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应用题型错误率非常高。数学中的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孩子们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接触数学题目以及数学符号和定义的时候,孩子们就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是能够以平常心去对待和学习,这能够大大提升数学的学习效率。
        四、通过实践应用,促使数学语言灵活化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时,通过实践交流,学生已经对小数产生了一定的认知。为了让学生真正搞懂如何应用小数,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练习帮助学生进入课堂:同学们请你们和同桌一同测量身边的事物长度,要求以米为单位。在这样的活动展开之后,学生大多都来了劲头,整个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生会参与到实际测量过程中,过后小组内的成员也会互相合作,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册。这时教师可以引出学生很容易忽略的一个点“以米为单位”,要求学生养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严谨意识。平常教师就要用好这样的基本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小数的基础之上运用实践方式加深对于物体长度的理解,这也能够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数学语言交流平台,学生会在此空间内应用数学语言进行灵活表达,他们会在动手操作、记录数据过程中强化自身对于小数的相关认知。
        结束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已经不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如何培养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如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这都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数学语言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领会到数学语言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水平,进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全面素养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智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上),2019(09):44.
[2]柳军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运用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07.
[3]陈珍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与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