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游云玲
[导读]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基础上,可以实现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往期的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封闭的、保守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阅读教学进度的提升的,教师只有打破当前的教学弊端,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展示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魅力和智慧。

福建省福清市三山中心小学 游云玲   350318

摘要: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能力,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基础上可以实现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以及个性的发展,往期的阅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单一的、封闭的、保守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阅读教学进度的提升的,教师只有打破当前的教学弊端,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才能展示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魅力和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方法  几点思考
        引言: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地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和交流的基础,所以老师要积极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做好准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无法持续性地关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人语文阅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描写人文景观类课文时教师可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播放,形象生动的画面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体验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随后,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开展阅读竞赛活动。丰富的课堂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品味和积累优美词句,深化阅读理解
        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任务被更多地赋予了背诵、记忆和默写,学生分不清教师要求背诵的这些内容“好”在哪里,也无法品味到语文课文中的意境和精髓,他们只知道教师要求背诵的内容会出现在语文试卷中,也正是在如此的阅读教学启发模式下,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越来越低。而在今天,笔者以为,语文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阅读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比如,在教学指导《父爱之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从而深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如“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选择两三处印象深刻的场景,把感触最深的语句画出来”以学生印象深刻的场景组织交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让学生在疑难处交流解惑,在关键处深层感悟,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深情,发展学生语言,激活学生思维。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增加对多媒体的使用,而且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相关软件用视频或者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比如在讲解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元日》时,老师根据诗中描写的情景找到一些合适的图片或者自己制作一些合适的图片,然后将诗句放到相应的图片当中,让学生结合着画面对这首诗进行阅读和欣赏,从对图片的观察来加深对该诗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从而使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四、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这充分说明学习语文的全过程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和课外。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关于课外阅读曾经有人说过:“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是有缺陷的,其源泉应源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多读是知识面广、阅读能力强的源泉。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进步就得读书?这句话也不见得对么?首先我们得读好书,总读一些玄幻,不切实际的书籍,那样怕是荼毒你的心灵,对你的生活,造成更不好的影响;其次说读有用的书,经典固然是好,放在呀呀呀学语的幼童面前也就是一块砖头而已么,我们更应该探索合适的书籍,适合他们当下阅读的书籍,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阅读,更好的理解书籍内容,跟印证其中的“营养成分”。
        结束语
        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其加以重视,也就是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将学生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然后再运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让学生利用阅读来使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也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闭廷彩.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402-403.
[2]柴朝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新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03-707.
[3]陈晓娟.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