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王珍妮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

广西玉林市容县石寨镇下烟中心小学平梨分校   王珍妮   537502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800-1000个。”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提高 小学一年级 语文识字 教学效率 探析
       引言:若将语文课堂比作花园,那么汉字便是装饰五彩斑斓花园的花朵;若将语文课堂比作森林,那么汉字便是组合成郁郁葱葱森林的树木。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必须开展有效的识字教学。要想确保识字教学有效,教师就必须在开展识字教学中关注课堂质量,强调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实现趣味识字教学呢?
        一、培养识字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最愿意做的事就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但凡是提不起兴趣的,他们很少能够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地去完成。因此,在识字教学方面,作为教师应该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笔者在教学“众”这个生字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呢?”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这个生字是由三个人组成的。”笔者顺势引导,“对,三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集体,人多了就称为群众,大家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了吗?”虽然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但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从汉字本身的意义出发,并结合生活实际,在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的基础之上,初步贯穿汉字的寓意,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注重教授学生识字方法
        要注重教授学生识字方法,既要从字的结构,又要从生字的意思来进行。首先让学生对生字进行反复诵读,用生字的拼音或者跟着教师读、一起进行小组轮流朗读、全班齐读、表演朗读或者配乐朗读等等,利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他们在无意间加深对生字的记忆。接着让学生对生字进行细致的观察。比如说在《操场上》这节课中,就有“打”“拍”“跳”“跑”这些字,让他们对这4个字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知道“打”和“拍”这两个动作是用手来进行的,所以说是提手旁:而“跑”和“跳”是脚离地做出的动作,所以是足字旁.还有一种形式是象形识字,比如“目”“耳”“口”这几个字,利用图画、现实生活、古代汉字、现代汉字等面的比较观察,来体会到象形字的规律,学习识字的方法。这样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可以先主动去看一看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可能与什么东西有关系,来初步猜测生字的意思;如果遇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字,利用象形字来进行猜测。其次还要注重汉字当中所具有的传统文化。


“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等,这些结构既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造字规律,又有着一定的思维体现,还能使学生更明白如何去识字。
        三、组织丰富的游戏,趣味识字
        例如,笔者曾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汉字接力”的趣味游戏,具体规则为:学生自由组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前一名学生说出一个词语,后一名学生要以这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基础再组一个新的词语,下一名学生要以这个新的词语的最后一个字为基础再组一个新的词语,以此类推,不能快速想出正确词语的学生将会被淘汰。听到语文课上要玩游戏,学生别提多高兴了。他们兴高采烈、异常活跃地融入游戏中,就连平时不认真听课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其中。以一个学生小组的“汉字接力”游戏为例,第一名学生说出了“国家”,第二名学生很快说出了“家人”,第三名学生说出了“人民”,第四名学生说出了“民族”,第五名学生一时间想不出以“族”字开头的词语,因此,他被淘汰了;新一轮的游戏从第六名学生开始,依次循环。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学生充分调动了自身的聪明才智,积极动脑思考,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多认识汉字的重要性,也坚定了他们多学汉字的信心,趣味识字教学的效果由此得以彰显。
        四、儿歌识字教学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或自我编写的方式,将汉字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由于小学生具有爱玩耍的天性,所以通过儿歌教学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以及熟悉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而儿歌在课后也能随时歌唱,这样能够随时强化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并收集大量儿歌信息,通过阅读以及收集的方式来为学生获得足够的教学素材。
        五、活学活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其实生活就一本活教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有时候远比课堂中学到的要多得多,并且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还不容易忘。因此,教师不妨把日常生活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当中认字识字。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一课时,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实践活动任务,统计并记录自己的家人,都姓什么,叫什么,然后上课后,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前记录的材料拿出来,这样全班十多人就有几十个姓氏了,如周、张、郝、罗等,学生在知道自己家人姓氏的同时,积累了好多汉字,一举两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新、激趣,为学生打开一幅又一幅由汉字组成的绝美画卷,提高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趣味识字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莉.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课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初探[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163-164.
[2]王月梅.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8):93.
[3]卢振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体会[J].华夏教师,2018(15):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