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谭玉金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谭玉金
[导读] 随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五福村完小  谭玉金 547300

摘要:随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成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问题式教学实际上指的是教师通过布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小学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并且让学生通过对此过程的学习达到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总之,问题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点,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去。
        一、问题式教学法的简单概述
        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既注重“教”又注重“学”的教学方法。其中,““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将教学知识点设计为问题,借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教学知识点;““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一同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由此可见,问题式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这一点要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抛砖引玉,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后续的学生的问题,是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最终意义和价值。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有效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有效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以自己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这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空有新的教学方法,却达不到预期效果,课堂教学效率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方式也在逐步进行改革。在小学大多数老师为了适应这种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是,某些老师过度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忽略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虽然丰富了课堂内容,但却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要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避免封闭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辨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提出封闭式问题,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否”,或者在答案中二选一,这样的提问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尽量避免提出封闭式问题,要尽量提出有层次、有深度、有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辨。
       (二)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引发学生思考
        情境为问题的提出提供背景和材料支撑,是问题设计的载体,也是问题式教学展开的起点。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具备真实性的特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并建构知识。
        (三)学生自主提问,强化知识体系
        问题式教学不能只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还应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后提出相关问题,并让教师作出解答,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做学习的主人,还能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四)学习过程中有效探究,训练综合思维
        问题式教学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也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知识、发展能力、掌握方法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开展问题式教学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注重课堂的生成,避免用问题过度牵引学生,要让所有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即使在分组学习时,也避免每个小组仅负责解决问题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的现象,以保证对语文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综合思维训练。
        (五)总结反思,促进内化
        课堂小结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方法的迁移,教师要立足于全局,引领学生梳理知识,并借助问题链整合所学知识。课堂小结的方法多样,如逻辑脉络法,教师按所学内容的顺序、事物演变的规律等整合认知结构,借助提问、谈话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信息,并可以添入新的内容,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使用问题教学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意识等。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将学生的个人能力、知识基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结合学科素养,进一步提高提问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凌晶.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设计[J].华夏教师,2019(30):37.
[2]丁建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N].榆林日报,2019-10-11(005).
[3]刘玉红.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58-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