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与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探究 彭丽娟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彭丽娟
[导读] 美术是一门富于创新的艺术,中学课程当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虽是一门重要但却不被重视的学科。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第四中学 彭丽娟 421341

摘要:美术是一门富于创新的艺术,中学课程当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虽是一门重要但却不被重视的学科。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被国家所重视,学校教育观也随着变化.对于美术这门富于创新的学科,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这门课程。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美术教育与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创造思维;教学模式;探究
        引言:在信息多样化时代,掌握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具备视觉文化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这便体现了美术教育的价值。但是,在美术学习中,很多学生思维过于狭隘,缺少创新的意识,影响了学生美术兴趣和美术能力的发展。为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创新创造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
 (一)激发想象力、发散思维
        艺术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创造来源于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加入自己的观点,让作品变成具有独特性。因此在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对现有的表象进行创造,创造出新现象的出现。想象与创造两者之间互相影响,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的提高,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也会更加容易。作为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发散性思维,它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感,改变事物原有的表象,使作品更具有创造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可以将美术学习作为自己的兴趣,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可以绘画出具有自己想法的美术作品。而且美术课上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其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其美术学习的兴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初中美术教育与创造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革新教学观念
        美术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等综合艺术的组成,它能通过有形与无形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及物质材料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创造出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美术是生活情景的再现,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体现美,必须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细细品味,能对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加深认识,进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理解。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美术教师要把创造和创新渗透到教学的课程中去。


如,美术教学的手段上,要注意欣赏和绘画的和谐衔接,学习和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动眼;美术教学的组织上,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受美术这门学科的神奇和乐趣。
        (二)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灵感
        美术教学需以实践为主,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以及对美术的理解表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创新创造的意识和能力,美术表现能力较差,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往往千篇一律,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个性,这样的美术作品难以称之为艺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示范优秀作品,争取通过各种风格的作品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灵感,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激发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将一个表象想象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新事物。教师可以通过对比、音乐、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灵活变化表象。
        (四)创新教学过程
        美术教学过程需要创新,就是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通过相互合作、观察、探索,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变迁性和连续性。美术课堂上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因素,美术课堂上就比较乏味,因此,要注重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给学生内心活动的表现,给与美的享受。只有通过学生活跃思维活动,既能培养他们的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记得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独自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就要从小培养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养成高度发挥想象能力和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心理世界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程的改革导致美术教育的改革,美术离不开灵感,而灵感来源于创造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让学生创作出只属于自己的作品。教师要转变观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洋.浅析初中美术教育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国博览,2019(03):218.
[2]厉华美.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8(28):25.
[3]杜宇宁.简析初中学段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1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