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龚卫波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龚卫波
[导读] 数学是小学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规律性和缜密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时思小学  龚卫波  215424

摘要:数学是小学学习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规律性和缜密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喀麦隆谚语中提到“提出问题的人终将会得到他所要的答案”。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会学生如何提问,给予同学们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教师明确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受数学科目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影响,部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参与感不强,自主探究积极性有待提升。
        (二)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足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过于重视课堂整体的教学进度及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培养,如问题意识的培养等重视不足。教学引导者教学意识的不足导致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问题意识等方面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提问机会,让学生“常问”
        为培养同学们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案中设计提出问题的机会,才能使同学们有常问的习惯。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自己在讲台上讲课,没有与同学们互动,与同学们没有更好地交流,也没有给予同学们提出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同学们都形成了不发言、不动脑、不提问的习惯,同学们只是一味地在“听课”,这样同学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整节课的时间,最终造成同学们不善于思考,不懂得怎么提出问题,导致同学们学习能力下降,数学成绩不能有很好的提高。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常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上分析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引向课外。这么一来同学们的“问题意识”逐渐加强,有效提高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题就在于一个“勇”字,学生要敢于问,而敢于提问题的前提是学生课后通读了课本,并且理解了课本的大部分,因为只有自学到一定程度,才能提出含金量高的问题,在知识自学后初步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从对已经学过知识的疑问,对未知知识的疑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找到问题。如在教学“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性质、比和除法的区别、比的应用等内容.另外,教材中有许多情境图或练习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作答。
        (三)教师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也提出了全新要求,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要注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提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年龄特点,将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如问题意识的培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数学模型等,鼓励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及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题目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说明,以此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四)扎实训练思维,让学生“能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同学们提供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点,备课时要给同学们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有时间去思考、探索,使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这样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到“问题卡”上,教师在课前收集卡片,并进行总结、分析,更有针对性的备课。这样既弥足了课上时间不充足,还可以让一些比较内向或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得到更好的指导,让他们有提出问题的机会,而从中得到锻炼,更有效地提高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让同学们找找家中哪些用品是平行四边形,使同学们在认识学习平行四边形后学以致用,随后教师再进行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解决问题,还可让同学们参与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思维活跃,才能问出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对学生各项能力及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提升个人的提问能力,为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意识引领下的数学阅读[J].考试与评价,2019(06):29.
[2]张兴明,蒋永.浅谈培养中高年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J].中华少年,2018(32):67.
[3]周懿芬.培养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J].读写算,2018(3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