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邵莉
[导读]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广泛横向联系的学科,具有综合型的特点,是义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南校区    邵莉  710061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广泛横向联系的学科,具有综合型的特点,是义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新课标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最终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是要让历史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还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史料的运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知识;运用策略
        引言:史料教学法的进一步运用,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该充分引入史料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希望通过本文探索,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作用
        (一)开拓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视野
        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学生只是将历史作为一门必考科目,却很少真正体会历史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其中,教师将史料融入课程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进而强化学生的历史知识认知能力。因此,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与史料教学的融合,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溶蚀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史料证据、实证意识的教学开展,能够有效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担当、国家荣誉感。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将史料研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去认知历史,需要学生历经信息获取、分析、比较以及概括等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史料进行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历史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知识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策略
        (一)运用鲜活化史料激活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形式相对来说比较传统,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在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之后,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教师教、学生学,学习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时也很少的会去进行思考,这样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会逐渐地对历史学习丧失兴趣,并且这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它是非常常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兴趣并不断的进行思考,而通过史料知识进行教学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利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和素养培育。教师帮助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能够有效地还原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事件发展、历史背景、历史环境产生更深的感触和印象。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去,帮助学生积极地分析和思考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独立思考史料中信息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架构一个历史时空观念,通过对史料实证的思考和分辨,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当中。
        (三)将史料教学运用于历史实践的探究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比较被动,主要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同时,学生要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内容,从而让学生倍感压力。但是,历史是反映过去的历史事实,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深入掌握好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展开有效的合作实践学习,使得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强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那么在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教师仍然需要注意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合作评价等工作,并且结合有关史料的分析与研究,对历史知识展开深入地学习。
        (四)组织学生解读史料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对史料搜集、解读以及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去解读史料,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组织学生史料解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史料收集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其次史料考证和辨伪,组织学生对收集的史料进行考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典型性等;最后解读史料和运用史料,在史料考证之后,学生应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并在解读的过程中将其运用到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借助于史料展开高效化初中历史教学进程时必须要能够充分地注重历史人物以及实际情景的强化教学,在教学时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形象化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学习内容中包含的人物品质以及历史潮流。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能够积极地展开短剧创作,让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升自己,最后,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能够注重学生的理解过程以及思维模式的优化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纲毅.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15-116.
[2]杨利锋.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合理运用的思考[J].新智慧,2019(33):101.
[3]吴培坚.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下),2019(10):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