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阮海琴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阮海琴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和思考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包含了数字、图形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等的要求很高。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勐秀乡中心小学  阮海琴 678604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和思考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包含了数字、图形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等的要求很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采用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习方法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探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学习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由于小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它起到了提高学生智商的作用,这体现在当学生学习语文等其他学科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小学数学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后,一旦遇到困难,学生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地解决问题,并且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事情。比如,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一般情况下,题目给出脑袋的总数目和腿的总数目,要求鸡的数目和兔的数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一只鸡、兔所持有的脑袋和腿各是多少,然后假设鸡和兔的数目,最后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解题。只有培养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学生才能够以从容的心态解决问题。
        (二)能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开端,它不仅仅体现在分值的占比上,还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能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思考到事情的本质,从而快速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严密性较弱,而数学思维对小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才能有效加强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才有利于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着整个知识灌输和疑难问题解答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位置却被极大程度的动摇,学生不仅无法有效的反馈自己的学习信息,反而变成了知识的接收器,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导致教师无法透彻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使得学生无法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和反思,对于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无法及时的进行消化和吸收,导致一知半解现象的产生,这样的现象不仅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使得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二)启发教学,深入数学学习
        在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点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主动地思考学习内容,并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时,应该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以便有效融合逻辑思维和感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立足于问题的本质理解数学问题,并帮助学生联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当下的数学问题。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而这些疑问正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学生思维的活跃化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去带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就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是相对枯燥、乏味的,这就使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它主张用引导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导,让小学生在教师的思维引导下通过自主思考学会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和游戏教学法等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帮助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很多益处。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改变以往教学中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播种下独立思考的种子,使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面对不同的问题都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王亚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35.
[2]谭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
[3]靳艳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19(1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