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纪兴翠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下,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近年来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和关注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乡村教学质量,保证乡村孩子也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平等健康快乐的成长

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下厂河小学 纪兴翠  56150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下,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近年来社会各界越发重视和关注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乡村教学质量,保证乡村孩子也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平等健康快乐的成长。当前乡村学校生源有限,并不是所有的乡村学校都有适量的学生,而对于一些生源较少的学校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资源浪费。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展开研究。
关键词:乡村;合并学校;空心化现象
        引言: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为了减少乡村由于生源过少引起的资源浪费现象,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当前最首要的一个政策就是采取“乡村撤校并校”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合并或者撤销一些生源较少的学校,这样能够将设备资源、技术资源、教师资源等有机整合到一起,发挥更大的价值,让学生能够接受更好地教育,避免一些资源浪费问题。
        一、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分析
        (一)教师的流失
        当前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最为显著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流失问题。呈现的第一趋势在于乡村合并学校教师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通过各种新闻可以发现乡村教师逃离乡村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乡村学生内心的期待逐渐落空,让乡村合并学校的师资力量总是止步不前,学生和家长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第二趋势在于中年教师逃离和老年教师的坚守。虽然在乡村合并学校政策实施后,校园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教师的薪资福利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很多中年教师由于经济压力不得不逃离乡村,而年轻教师想要追求梦想和前途也想要逃离乡村,这就导致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越发明显。
        (二)生源的流失
        当前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生源的流失。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并且一生都在为其努力,因此当乡村合并学校的教师资源流失之后,家长就越发想要将孩子送到城市里读书,接受更好教育。根据调研发展,在乡村学校合并之后,虽然很多学校的面积扩大了、资源变好了,但是学生却少了,小班额的班级越来越多,每个年级都会存在,这就失去了乡村合并学校的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的政策,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家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这就会在根本上减少了生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进城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他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自然就会导致乡村合并学校生源的流失。



        二、乡村学校“撤校合并”政策的实施
        (一)“撤校合并”的初衷与实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选择奔向城市发展。而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对于户籍的管制也越发开放,很多农村人逐渐成为城市户口,离开了乡村去往城市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乡村学校的生源都在减少,可是学校还存在就会造成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撤校合并”政策应运而生。通过“撤校合并”政策的实施很大一部分解决了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将有效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能够给留在乡村的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育。
        (二)“撤校合并”第一步:撤掉不需要的乡村学校
        “撤校合并”政策实施的第一步在于撤点,当地政府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乡村学校的撤点工作,要提前统计好所有相关教学资源和生源人数,按照科学的分配来选择撤点的数量,并且要根据学校的综合能力,在全面考虑后选择2-3个最佳学校予以保留,剩下的予以撤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地政府绝对不能为了完成政绩而不立足于实际情况随意撤点,这必然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和隐患,对于乡村合并学校政策的实施也无法产生实效性作用。
       (三)“撤校合并”第二步:乡村合并学校的出现
        “撤校合并”政策实施的第二步在于合并,就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地教学服务。在合并学校之后,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一些方面必须要做出改变和创新:首先在管理制度上要进行变革,在合并学校之后要根据新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管理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要予以废除,并且在共同讨论下融入一些新的有效管理制度。比如可以采取校园寄宿制度,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与生活,采取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就是合并学校之后需要重点作出的一个改革。其次在技巧学资源上要实现优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准备不同难度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式的发展趋势下,对于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相关人员必须要在合并学校之后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空心化”现象带来的弊端,要保障留在乡村的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开心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勇. 乡村合并学校的"空心化"现象研究[D].  2016.
[2]陈元龙.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校"空心化"现象研究——以安徽省L县为例[D].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